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薯类作物 > 其他薯类 > 红薯收获后,如何安全储藏? 其他薯类

红薯收获后,如何安全储藏?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答:一、选择质量好的红薯进窖。
红薯的储藏好坏,与进窖前红薯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在进窖前要对红薯进行筛选,除去带有病斑、伤痕的红薯,因为这些红薯带有病菌、或容易受到病菌的侵染,在窖内可能造成大面积烂窖。
二、选择适宜的储藏方法。
红薯的储藏方法大致有两种,即高温储藏法和低温储藏法。高温储藏法在我地很少应用,方法是在红苕入窖后,烧火升温到35—38℃,并保持2—3天,将红苕的黑斑病、软腐病等病菌杀灭。然后再将温度降至10—14℃低温进行储藏。该法效果很好,但成本较高,操作起来较为麻烦,所以用家较少。对农户来说,药剂处理的低温储藏法较为合适。方法是:首先在红薯入窖前一周对红薯窖进行消毒。可以先把窖内的老土用铲子细细的铲去一层,后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800倍液,对窖内进行喷雾消毒。第二,在红薯收获后,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按1:1比例将浸湿,再捞出滴干入窖。第三,在红薯入窖后,将窖内温度保持在10-15℃。窖内温度低于15℃,可以抑制病菌的活动,高于10℃,可以避免冻害,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三、加强储藏期的苕窖管理。
红薯在立冬前入窖到第二年开春后出窖,可划分为冬前期、越冬期和立春后三个管理时期。冬前期(在大雪之前)窖内温度较高且湿度大,因此重点是降温排湿。方法是一在红薯入窖后及时安放竹筒,以利于通气降温排湿;二是当窖温高于15℃时要及时敞开红薯窖降温排湿。当温度降到10℃或10℃以下的时候,要及时盖上窖口,并在窖口盖上保温物,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14℃之间。越冬期(大雪到第二年的立春)主要工作是保温防寒,千方百计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每隔几天就要检查一次红薯窖温度。如果发现温度低于10℃,要及时加盖稻草。立春后气温经常突冷突热,薯窖的管理主要是加强检查,调节好薯窖内温度,使之继续保持在10—15℃之间,并酌情补充水分,防止红薯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