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池塘场地的选择
应选择水质良好,无污染源,外界干扰少的地点,池塘水位稳定,水深1.5—2米。箱体选用优质的30目聚乙烯无结节网片制作成长方形敞口式网箱,规格为2×6×1.5米。
2、养殖网具的选择
用毛竹在池塘内搭设支架,将网箱四角固定在支架上,网箱入水0.8米。网箱双排排列,每排间距3米。每个网箱内设置一个食台,食台离水面20厘来左右,食台为高10厘米、边长40—50厘米的方形框,框底和四周用筛绢布制成。
3、种苗的选择
黄鳝种应选购体质健壮,游动自如,无病无伤,体表明亮,规格整齐的黄色大斑点鳝。放养时间为7月5日—7月28日。为使同一网箱内的鳝种规格一致,将鳝种分三种规格进行放养,分别为40—75、35—40、25—35克/尾。放养数量:12.5公斤/箱。
4、放养时的注意事项
鳝种放养时,一只网箱一次性放足,并且鳝种在放养前用3%—4%食盐水消毒5—10分钟,杀灭其携带的病原菌。另外,鳝种放养后,每只网箱中还放养0.5—1公斤泥鳅,可利用泥鳅上下游窜的习性,起到分流增氧作用,又可消除黄鳝的残饵,还能防治黄鳝因密度大在静水中相互缠绕,减少病害发生。
5、喂食时的注意事项
在鳝种放养2—3天后,用专用黄鳝配合饲料和新鲜小杂鱼(比例为1:1)进行驯食,开始投饵时,由少到多逐步增加。经试验,黄鳝不喜食海水小杂鱼,在投喂淡水小杂鱼前,用30—50克/升食盐水浸泡10—20分钟。投饵在傍晚进行,将饵料投放在食台上,日投饵量为网箱内黄缮总体重的3%—5%,残饵在次日清除,并定期对食台进行消毒。在池塘内放养一定量的花白鲢来调节水质。
6、做好日常的巡查工作
每天早晚巡箱检查,并做好日常记录,适时清洗网箱,除去过多的杂物和附着藻类,保持网箱内外水体交换畅通,及时修补、更换破损网箱,防止黄鳝逃逸。按照“以防为主、有病早治”的原则进行病害防治。在网箱内放养蟾蜍及利用滤食性鱼类、水草、换水等来调控水质进行生态防病,发现疾病,及时用高效、低毒、无残伤的药物进行治疗。
7、人工养殖黄鳝防治病害必须以防为主。
①溶菌酶减少。黄鳝体表粘液中的溶菌酶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在人工规模养殖时,由于运输受伤,密度较大,水质恶化,水温多变等因素导致溶菌酶减少,活性下降,病菌入侵而发病。②发现疾病较晚。黄鳝喜欢生活在淤泥中,开始生病不易发现,一旦发现,病已扩散,最佳治疗时期已过。③味觉过敏。黄鳝的味觉敏感,对无味、苦味,刺激性饵料拒绝吞咽;因此,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上一篇: 黏虫分布如何?
下一篇: 马铃薯蛴螬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