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水稻 > 怎样识别水稻种子的质量? 水稻

怎样识别水稻种子的质量?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水稻种子质量好坏关系到日后水稻的产量,因此在选用水稻种子时一定要学会识别种子质量的优劣,以免上当受骗。

1、看稻种纯度。稻种纯度是衡量稻种质量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常规稻种纯度不能低于98%,杂交稻种纯度不能低于96%。

2、看种子净度。优质稻种一般都经过多道工序风选和筛选,空秕粒、泥土、沙子等杂质含量都控制在1.5~2.5%之间。杂质含量超过5%者,则为劣质种子。如果目测种子无土粒、砂粒,或用手插入种子堆或种子袋内,抽出时指缝和手背上没有灰尘等杂质,通常种子的净度在97%左右。

3、查看含水量。优质稻种含水量的国家标准为籼稻不高于13%,粳稻不高于14.5%。查看种子水分一般用牙咬,手指头搓捻。取一粒稻种用牙齿咬,声音“嘣嘣”的响而清脆,断面茬口光滑,均为水分合格稻种。

4、询问发芽率。稻种发芽率的国家标准常规稻不低于85%,杂交稻不低于80%,否则为劣质种。

5、观察种胚。优质稻种外观平滑光泽,种胚饱满充实,用手搓捻时,种胚有湿润感,并带绿色。劣质稻种种胚干瘪,颜色较暗。

6、鉴别新、旧种子。凡种皮色泽鲜、壳黄、种胚充实丰满,挖胚时,湿润带绿色,这类种子为生活力高的新种;反之,种皮色泽暗淡,种皮暗褐干秕,这类种子为生活力弱的种子。凡新种中均无虫蛀的空壳、虫屎(蛀粉)和虫衣等现象,而陈种中则带有大量的谷壳、虫蛀的破谷和虫衣等迹象,而且陈种比重比新种低。

7、观察病变。稻种外壳呈黑褐色或有不规则的麻斑点及块状,均属感染病害的种子。如感染有稻瘟病的种子表面有黑褐色斑块,而种粒外表无症状。

(1)饱满度:杂交稻种子是由生活力较弱的不育系(母本)和恢复系(父本)杂交而成,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种子的饱满度较差,不如常规种、二代杂交种、父本及保持系。若杂交种(F1)中出现饱满较圆的谷粒,则表明混入了粳稻种子。  

(2)谷尖颜色:一般杂交稻种子的谷尖呈紫色,而常规稻种子谷尖无色。  

(3)柱头痕迹:非杂交稻种谷粒因属自花授粉作物,雌蕊柱头不外露,柱头痕迹遗留在谷壳内部,剥开谷壳在米粒顶部可见一点浅黑色的柱头痕迹。杂交种属异花 授粉作物,柱头外露,仔细观察谷粒内、外颖夹缝中间,可发现不太明显(借助放大镜观察)的小黑点,即柱头痕迹。这是识别杂交种子和其他稻粒的重要依据。   

(4)谷壳颜色:杂交种谷壳上略带不均匀的黄褐色生理性杂色,而父本、保持系、F2种子和其他杂株谷粒比杂交种子透明度高,谷壳比杂交种子光滑。  

(5)种子内、外颖吻合度:杂交稻种子的内、外颖吻合度差,还有部分种尖开裂,而常规稻及其他种子内、外颖吻合度较好,种尖无开裂现象。  

(6)种子腹部形状:一般杂交稻种子腹部有凹陷,略呈“V”字形,而非杂交稻种子腹部则呈直线状。 

(7)颖壳内颜色:用手小心剥开内、外颖,壳内有瘦小干瘪的黄色花药残迹1-4枚的是杂交稻种子,没有的是常规稻种子。  

(8)谷壳厚度:一般杂交稻种子的谷壳较薄,常规稻种的谷壳相对较厚。  

(9)整齐度:在杂交种子内混有其他常规稻种子时,种子粒形不整齐。如混入父本则明显比杂交种子饱满。

1、识别杂交水稻新、陈种子 主要通过外形和米质两方面看。  

(1)看色泽:凡种皮色泽鲜、壳黄,种胚充实丰满,挖胚时,湿润带绿色,这类种子为生活力高的种子;反之,种皮色泽暗淡,种皮暗褐色干秕,这类种子为生活力低的种子。  

(2)看有无虫蛀:凡新种中均无虫蛀的空壳、虫屎(虫粉)和虫衣等现象,而陈种中则带有大量的谷盗、虫蛀的破谷和虫衣等迹象,而且陈种密度比新种低,即手感轻。  

(3)看米质:剥去颖壳,米皮光滑油润,用于挤压硬度大,不易碎,腹白小的为新种;反之,米质软,无光滑感,易破碎的为陈种。  

2、识别杂交种子真伪 主要从饱满度、谷尖颜色、柱头痕迹、谷壳颜色、厚度以及整齐度等籽粒形态进行识别。  

(1)饱满度:杂交稻种子是由生活力较弱的不育系(母本)和恢复系(父本)杂交而成,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种子的饱满度较差,不如常规种、二代杂交种、父本及保持系。若杂交种(F1)中出现饱满较圆的谷粒,则表明混入了粳稻种子。  

(2)谷尖颜色:一般杂交稻种子的谷尖呈紫色,而常规稻种子谷尖无色。  

(3)柱头痕迹:非杂交稻种谷粒因属自花授粉作物,雌蕊柱头不外露,柱头痕迹遗留在谷壳内部,剥开谷壳在米粒顶部可见一点浅黑色的柱头痕迹。杂交种属异花授粉作物,柱头外露,仔细观察谷粒内、外颖夹缝中间,可发现不太明显(借助放大镜观察)的小黑点,即柱头痕迹。这是识别杂交种子和其他稻粒的重要依据。  

(4)谷壳颜色:杂交种谷壳上略带不均匀的黄褐色生理性杂色,而父本、保持系、F2种子和其他杂株谷粒比杂交种子透明度高,谷壳比杂交种子光滑。  

(5)种子内、外颖吻合度:杂交稻种子的内、外颖吻合度差,还有部分种尖开裂,而常规稻及其他种子内、外颖吻合度较好,种尖无开裂现象。  

(6)种子腹部形状:一般杂交稻种子腹部有凹陷,略呈“V”字形,而非杂交稻种子腹部则呈直线状。 

(7)颖壳内颜色:用手小心剥开内、外颖,壳内有瘦小干瘪的黄色花药残迹1-4枚的是杂交稻种子,没有的是常规稻种子。  

(8)谷壳厚度:一般杂交稻种子的谷壳较薄,常规稻种的谷壳相对较厚。  

(9)整齐度:在杂交种子内混有其他常规稻种子时,种子粒形不整齐。如混入父本则明显比杂交种子饱满。  

3、识别水稻病粒种子 稻种外壳呈黑褐色或有不规则的麻斑点,均属病害稻种。稻瘟病受害谷粒的病斑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褐色;恶苗病有的病粒变成瘪粒,有的病粒内外颖缝合处有一层线状条纹,而病粒外表无明显异常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