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秸秆和根茬,含有丰富的氮、磷、钾以及钙、镁、硫、硅、铁、锰、锌、铜、钼、硼等元素。据资料显示,水稻吸氮量的 31. 6%左右、吸磷量的27.1 %左右、吸钾量的84.2%左右都留于秸秆中;秸秆和根茬有机质含量也相当高,占78%。作物秸杆还田后,一部分当年降解释出各种营养元素,供农作物吸收利用;另一部分逐渐转化为腐殖质。加大秸秆、根茬还田量,有利于培肥地力。?xml:namespace>
目前秸秆还田主要有5种方式:一是秸秆直接还田;二是堆制秸秆肥;三是过腹还田;四是过圈还田;五是秸秆覆盖。此外,利用秸秆为原料生产沼气,沼渣还田;利用秸秆生产食用菌,残渣还田等,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方法,后两者的经济效益较髙,但技术要求亦相应较高。
各地可根据本地区经济、气候、土壤等特点,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选择秸秆还田方式。对于那种将稻谷收割脱粒以后,将稻草等一把火烧掉的做法,是十分不经济的。这是因为,烧火以后仅留存一些灰分元素 (如磷、钾、钙、镁等),而占吸收总量31.6%的氮素、70%以上的有机质,以及硫等营养元素则随着熊熊火焰飘向天空,返回了大自然并污染了大气。这种现象有一定的代表性,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实际上这些营养元素和有机质也是生产者的劳力和货币投人(如尿素、复合肥和有机肥等)所产生的,若能认真利用,一样可以产生效益。
上一篇: 蓖麻黑斑病如何诊断?
下一篇: 防止黄瓜沤根的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