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如何防治小麦纹枯病? 小麦

如何防治小麦纹枯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药剂防治应以种子处理为重点,重病田要辅以早春田间接力喷药,可采用两种防治模式,有效控制该病为害。
(1)对于种植感病品种和早播发病重的麦田,秋播时用粉锈宁拌种,用药量为干种重量的0.1%~0.15%,因拌种后会影响发芽率,每50公斤种子加进75毫升赤霉素,起到逆转的作用,也可以加进增产菌10克混配拌种,可有效地控制纹枯病的发生并能兼治其它土传病害和苗期锈病、白粉病。如据天气预报春季雨水多,纹枯病有大发生的趋势,对于重病田,可在小麦起身期喷一次井岗霉素。
(2)对于晚播未拌种的麦田,如果田间病株率为10%或病情指数达2~3级时,在小麦起身期,每亩用井岗霉素8~10克,兑水50~60千克,喷麦苗基部,7天后再喷第二次。孕穗期每亩用粉锈宁10~15克兑水120千克喷雾。如果病虫同时发生可采用与防治麦蚜,粘虫的农药混用,便可达到兼治的目的。

小麦纹枯病要做到适期晚播,合理密植,避免密渡过大,合理施肥,及时除草。重点抓好种子药剂拌种,可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20毫升加水100200毫升;在小麦返青拔节期每亩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200毫升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15%酮可湿性粉剂50100,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7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对水6075公斤喷雾。

1.及时清沟理墒,保持沟系畅通,确保雨止田干,降低土壤湿度,改善麦苗生长环境;并通过控制草害、合理施肥等措施,增强植株抗逆性,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2.适期用药防治


所有小麦田均需用药防治,病害重的以及丰产方坚持用好两遍药。早播早发田块掌握在3月上旬用好第一遍用药,晚播田块3月中旬用好第一遍用药,第一遍用药隔7-10天必须用好第二遍药。


亩用3.5%井冈?己唑醇ME120-150毫升;重病田和丰产方,亩用75%肟菌 戊唑醇(拿敌稳)WG 15克或125克/升氟环唑(欧博)SC 45毫升 (延缓白粉病的发生危害),对水60公斤喷雾,药液要喷到麦苗基部。此外,对部分麦圆蜘蛛、麦蚜虫量高的田块,加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一并防治。

小麦纹枯病主要是中后期的病害,达到防治指标后,用井岗霉素防治,亩用药量必须要给足,药液要顺着叶片往下流为止。

 一、选用中抗和耐病品种

  目前生产上缺乏高抗纹枯病的小麦品种,秋种时尽量选用中抗、耐病或感病轻、丰产性好的品种。

  二、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

  实行小麦与油菜、大豆、花生等轮作,减少田间菌源积累。适当降低播量,控制植株密度,增强麦田通透性。适当增施有机肥,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合理密植,及时除草和排水,改善麦田生态环境,培育壮苗,提高抗病性和补偿能力。

  三、化学防治

  以种子处理为重点,春季重病田喷药剂防治。

  1.药剂拌种。当前施用效果较好的是用20%三唑酮乳油、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羟锈宁可湿性粉剂、12.5%烯唑醇悬浮剂、3%戊唑醇湿拌剂等拌种,药剂用量为干种子量的0.02-0.03%。5.5%浸种灵2号乳油,每100公斤种子用药1克湿拌;或23%宝穗水乳剂,每100公斤种子用药20克湿拌。

  2.喷雾。春季小麦病株率达20%的地块,应及时喷药,施药时间在小麦拔节初期,以阻止病害侵入茎秆。喷雾所用药剂可采用下列的一种: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15%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分别为75克或100克,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100克、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50-60克或12.5%烯唑醇悬浮剂100毫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