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小麦 > 小麦冻害和冷害的区别? 小麦

小麦冻害和冷害的区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小麦冻害,指的是小麦在过了“立春”季节进入返青拔节这段时期,因寒潮到来降温,地表温度降到0℃以下,发生的霜冻危害。每年三四月份,我国各冬麦区的小麦先后完成了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的发育。小麦完成春化阶段进入拔节期后抗寒能力就降低了,通过光照阶段后就开始拔节,这时对于0℃以下低温的抵抗能力就降低了,当寒潮来临时,夜间晴朗无风,地表层温度突然降到0℃以下,就会发生早春冻害。          2.低温冷害。小麦生长发育进入孕穗阶段,因遭受0℃以上低温发生的危害称为低温冷害。小麦拔节以后至孕穗挑旗阶段,处于含水量较多、组织幼嫩时期,抵抗低温的能力非常弱,此时对环境低温和水分缺乏极为敏感,尤其对低温特别敏感,如果最低气温低于5℃~6℃就会受害,主要表现为茎叶部分不受冻害,没有异常表现,受害部位是穗的全部或部分小穗,表现为延迟抽穗或抽出空颖白穗,或麦穗中部分小穗空瘪,或者仅有部分结实,严重影响产量。

冻害温度突然达到零度以下造成的。冷害是温度在0度以上持续低温造成的。

冻害外观表现明显,特别在小麦茎叶上突出;冷害主要发生在孕穗期,早期外观表现不明显,小心剥开茎叶,可见小穗受冻,后期田间表现白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