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和黄颡鱼轮养经济效益虽然比和其他鱼类混养高,但养殖过程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一、池塘准备 黄颡鱼对溶氧要求较高,淡水白鲳虽然耐氧,但溶氧高白鲳吃食好,生长速度快。一般选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的池塘,最好不老化池塘。为了白鲳成鱼捕捞结束后便于清塘消毒,池塘面积为5-10亩以下,水深以2.0-2.5米为好。
二、放养模式 白鲳:800-1000尾/亩,规格:2-3尾/斤;黄颡鱼:2000-2500尾/亩,规格:20-25克/尾,白鲢夏花500尾/亩,花鲢夏花100尾/亩。
三、白鲳与黄颡鱼养殖管理
1. 由于是轮养,白鲳放养数量应适量少些,这样白鲳生长速度会快一点,白鲳放养规格必须在2-3尾/斤,生长时间就会短,同时,白鲳苗种放养时间要在5月5日之前,否则会影响黄颡鱼放养和生长时间。
2.在白鲳养殖期间要保证白鲳不能浮头,白鲳每浮头一次就有3-5天不吃食,影响白鲳的生长周期;饵料最好投喂黄豆,不仅黄豆的饵料系数低(1.2-1.3),降低生产成本,而且用黄豆喂养白鲳,白鲳的肉质口感好,生长速度快。
3.养殖过程中,最好10天左右换一次水(20-30厘米),保持良好的水质,这样,白鲳不易生病,生长速度也快,白鲳正常情况下50天后就可以上市,为黄颡鱼养殖赢得了时间。
4.白鲳在6月底全部上市,抽干池塘水,在水泵处用强氯精消毒,预防白鲳残留和小杂鱼。然后加新鲜水130公分左右放养黄颡鱼苗,不要一次加满,以便每隔7-10天加一次新水20厘米。
5.黄颡鱼的饵料要用蛋白质含量42%以上的膨化饲料(通威、嘉吉等),膨化饲料对鱼的消化吸收好,利用率高,好控制饵料的投放量,对水质污染小,饵料系数一般在1.2左右,黄颡鱼的生长速度快,提高了黄颡鱼的单个个体的重量,也提高池塘的经济效益。膨化料浮在水面上,容易被风吹散,造成不必要损失,因此,要用竹竿、篦网片围成10平方左右食台,网片在水面下10公分即可。
6.黄颡鱼的鱼病主要是“出血病”,表现为头顶发红,眼球突出发红等,如预防措施得当一般不易生病。平时每两个星期用二氧化氯0.2克/升全池泼洒消毒一次,根据水质情况,不定期用水生物制剂调节水质;肠炎预防,每隔15-20天,用大蒜素粉(10%)0.3克/公斤体重拌料连续投喂3天。
上一篇: 夏花出塘拉网、进箱锻炼有哪些注意事项?
下一篇: 小麦春季冻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