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选用良种 近几年来表现良好的品种有鄂芝1号、襄芝2号、中芝7号、中芝8号,中芝10号和黑芝麻中芝9号等。它们综合性状好,产量均达到每亩100千克以上,而且适应性强,可在各地种植。
2、 轮作换茬 芝麻连作,会使病害加重,连作一年,大田发病率达50%以上,连作2年高达80%。因此,种植芝麻最好与玉米、甘薯、大豆、高粱、棉花等作物实行3-4年的轮作。
3、 沟厢改革 芝麻不耐渍涝,受渍后极易被病害侵染,而且根系生长发育不良,特别是后期易被风刮倒。因此,应改平作为深沟窄厢,使田间既能排明水,又能滤暗渍,芝麻就能正常生长。一般厢宽1.5米-2米,厢沟宽30厘米左右,沟深应深于耕层。
4、 双层播种 在适期早播的前提下,实行"抢晴双层播种",即在土地耕翻后,立即夹播一层种子,耙一次单耙,再播一次种,最后进行横耙、直耙、对角交叉耥耙,把土耙碎耙平。这样播种的好处是:天干地旱时,底层种子可吸收水分按时出土;下雨墒情足时,上面浅层种子可完全出苗。能做到干旱和雨天双保险,确保一播全苗,一次齐苗。
5、 合理密植 亩产100千克以上,芝麻种植密度为:单杆型品种亩植1.5万株-1.8万株,株距13厘米-16厘米,行距26厘米;分枝型品种亩植8000株-10000株,株距22厘米-24厘米,行距33厘米。芝麻出苗后要及时间苗,即要求在第1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拔除过密苗,以叶不搭叶为度;到3片-4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以促进芝麻幼苗的均衡健壮生长。间苗时,发现缺苗,要及时带土移苗补栽。当芝麻长至12厘米-15厘米时,进行最后一次间苗并定苗。
6、 化学除草 在播种后3天以内,每亩用48%拉索乳油200-250毫升,或用72%都尔乳油100毫升,或60%禾耐斯乳油60毫升,加水稀释后均匀喷布与土表。若土壤墒情较重,应先灌水调墒,再播种、喷药。土质黏重或有机质含量丰富的田块,应增加20%的用药量。另外,也可在出苗后选用茎叶处理剂直接喷杀杂草,在大部分禾本科杂草处于3叶期-4叶期时,每亩用10.8%高效盖草能乳油20毫升-30毫升或15%精稳杀得乳油40毫升-50毫升或5%精禾草克乳油70毫升-100毫升,加水40千克-50千克稀释后,选择雨后初晴,或早、晚有露水时喷洒。土壤干旱时要加大稀释用水量。茎叶处理剂在阴雨较多的季节要用药2次。
7、 科学施肥 首先要施足基肥,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千克,配施过磷酸钙25千克-30千克,有机肥不足时加施尿素5千克。施用前降磷肥与农家肥混匀堆沤15天以上,在浅耕灭茬时翻施于土壤。开花结蒴期是芝麻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需肥高峰期,吸收养分占总量的70%左右,必须增施化肥满足需求。实践证明:追施化肥可增产30%以上。追肥方式是地面施氮肥,根外喷磷肥、钾肥和硼肥。于初花期,每亩追施硫酸铵10千克-15千克或尿素7.5千克-10千克,同时,用0.4%的磷酸二氢钾与0.2%的硼砂混合溶液进行叶面喷施,5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次。
8、 适时打顶 一般在盛果期后,当主茎顶端叶节簇生,近乎停止生长时,选晴天上午摘除顶芽。
9、 防治病虫 芝麻主要病虫害有茎点枯病、枯萎病、立枯病、炭疽病、青枯病、病毒病、小地老虎、蚜虫、盲蝽象等。
一、适时播种,保证质量
芝麻是喜温作物,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24-32℃。芝麻播种期的弹性大,播种太早受低温影响发芽率低,播种过迟,苗期易遭大雨侵袭,引起缺苗,开花结葫期常遇干旱减产。
1、芝麻分类 春芝麻在谷雨至立夏播种 夏芝麻在春收作物收获后抢晴播种 秋芝麻在小暑至大暑前播种。播种时要求有4-5天的晴稳天气。
2、芝麻播种 播法有条播、点播和撒播。播种方法以条播为最好,行距27厘米、株距13厘米,667平方米种15000-18000株。一般播种量为每667平方米0.4-0.6千克。
3、施足底肥,追施花肥 芝麻高产的施肥原则是施足底肥,早施花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肥。每667平方米要求用磷肥20-30千克,钾肥8—20千克,尿素2.5—3千克,猪牛粪1000—1250千克,充分搅拌堆沤腐熟后集中施用,施后盖上薄土再播种,将种子与底肥分开。据试验在盛花期追施1千克尿素可增产4-5千克芝麻。在蕾花期每667平方米追施尿素5—7.5千克,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混合液2—3次,确保前期早发稳长。
4、及时间苗,保证全苗
及时间苗防止苗挤苗、苗荒苗,这是培育壮苗争高产的关键措施。出一对真叶时就要开始锄地,做到“满月三遍草”,土不干不湿时锄。一、三对真叶时间苗,五六对真叶时定苗。
芝麻一般分两次间苗。第一次间苗要较早。出苗后3~5天,长出第一对对生真叶,真叶与子叶相互垂直,形成“十字架”,进行第一次间苗。3~4对真叶时进行定苗。在病虫和自然灾害严重的年份,应适当增加间苗的次数,待幼苗生长较为稳定后再定苗,以防定苗过早反而缺苗。
芝麻间苗、定苗通常结合中耕进行。间苗、定苗的原则是密留稀,稀留密,不稀不密留壮的。撒播和条播芝麻,一般分三次间、定苗。即一疏、二间、三定。穴播芝麻,要尽早间苗,间苗后每穴最多留2~3株,并适当保持苗与苗之间的距离
二、田管技术
现蕾前的管理:出苗后30~35天,为防病虫害发生,全田叶喷50%多菌灵800倍液加40%氧化乐果或44%多虫清150~200毫升的药液1~2次;喷100~150×10-6多效唑1~2次。结合沟中松土,亩追施尿素7.5公斤,沟底覆盖碎麦秸或麦糠3~5厘米厚。 花蕾期每亩用1支叶面宝或喷施宝,加水50公斤叶面喷洒。3~4对真叶期和初花期各进行叶面喷洒1次矮壮素或缩节胺,可使蒴果密、产量高。
开花至终花期管理 :这段时间是夺取芝麻高产的关键时期,要想获得足够的蒴数、粒数及粒重,这段时期必须抓好:追肥:开花后一周左右,结合灌水亩追施尿素10公斤,再隔15天亩追施尿素7.5公斤加磷酸二氢钾3公斤。
三、防治病虫,打顶保叶
主要虫害有天蛾、小地老虎、盲蝽象、红蜘蛛等,可用48%毒死蜱乳油、50%辛硫磷乳油等药剂喷雾防治;蚜虫可选用10%吡虫琳可湿性粉剂、3%啶虫脒乳油等药剂喷雾防治。
芝麻开花、结蒴、成籽的发育规律和后期温、光条件是决定打顶时期的基本依据。过早打顶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会降低产量。因为这时气温尚高,阳光充足,植株长势旺盛,上部蕾、花可以正常结蒴成籽;反之,过晚打顶,就不能起到调节养分的作用。麦茬芝麻(6月上、中旬播种)于初花后10天,即8月上旬。 芝麻打顶的方法很简单,即掐去顶端生长点1cm以内为宜,但打顶只限于顶端生长点,而不是顶端的一长段,掐的过长将减少单株蒴数,导致减产。
四、适时收获
芝麻成熟后,应该趁早晚收获,避开中午高温阳光强烈照射,减少下部裂蒴掉子或病死株裂蒴造成的损失。芝麻收获方法,采用镰刀收割,收获部分提前裂蒴植株时,必须携带布单或其它相应物品,以便随割随收打裂蒴的籽粒,以减少落籽损失。
上一篇: 石榴茎窗蛾与桃蛀螟的综合防治?
下一篇: 辣木树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