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螟是豇豆、扁豆、刀豆、四季豆等豆类蔬菜的主要虫害之一。不少菜农防治豆荚螟的方法不够科学,盲目施药,这样不但达不到防治目的,增大了成本,而且极易造成豆类农药残留。如何才能有效防治豆荚螟呢?
1.要掌握豆荚的特征特性及危害规律。豆荚螟一般一年发生5~6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6月始蛾,气温26℃以上危害严重,6~10月为幼虫危害期。幼虫白天一般不活动,到夜间蛀入花蕾、嫩荚内取食危害。一条幼虫一般可危害花蕾20朵左右、嫩荚10个左右,引起豆类作物大量落蕾、落花、落荚,造成减产和品质严重变劣。豆荚螟成虫有趋光性,卵散产于花蕾、嫩荚和叶柄上,一般经2~3天就可孵化成幼虫。
2.要抓住时机进行防治。①豆类蔬菜种植密度不宜太大。②及时清除田间落花落荚,摘除被害荚果和叶片,以减少虫源。③在卵期或初孵期于傍晚用药喷洒。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21﹪灭杀毙4000倍液,或40%氰戊菊酯6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液喷洒,隔7~10天喷1次,药液要均匀喷洒在植株叶片、花蕾、嫩荚上。
在刺槐林周围少种豆科植物,以减轻对刺槐的危害,但可种植花期略早于刺槐花期的豆科植物,诱集豆荚斑螟成虫产卵,而后掩青沤肥,以杀死豆荚斑螟的卵及初卵幼虫;可在刺槐初花期施放烟雾剂,熏杀成虫;5月底至6月初第1代幼虫孵化盛期,可喷90%敌百虫晶体或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或50%磷胺乳油1000倍液,杀死初孵幼虫。
上一篇: 花卉栽培时,盆土怎样消毒?
下一篇: 多吃牛肉有哪些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