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经济作物 > 其他经作 > 鱼腥草的田间管理? 其他经作

鱼腥草的田间管理?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中耕除草。鱼腥草栽植后,须勤除杂草,封行前可培土薅除杂草,封行后人工拔草,结合中耕除草做好肥水管理。  
(二)水肥管理。整个生育期内保持土壤湿润。前期生长缓慢,幼苗成活至封行前,亩追施尿素8—10公斤作苗肥,茎叶生长盛期需肥量较大,每亩追施复合肥10--15公斤。以后改为根外追肥,用0.4%磷酸二氢钾溶液,每7天喷施一次,共4-5次。待株高10厘米以上时,及时培土,整个生育期不浇灌被污染的脏水,禁止施用垃圾、未经发酵腐熟的人(畜)粪尿、硝态氮(硝酸铵)等,采收前30-35天内不施任何肥料。  
(三)摘除花蕾。地上部徒长时,应及时采收嫩茎叶;开花现蕾时及时摘除花蕾,以免开花消耗大量养分而抑制地下茎的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鱼腥草极少发生病虫害,一般不需药剂防治。偶尔遇根腐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溶液进行浇施。  

一、选地整地

1.地块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耕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肥力适中,符合GB/T18407.1--2001要求,土质为壤土或沙壤土的地块。

2.精细整地 选好地块后,彻底清除杂草、碎石,深耕晒垡。栽植前耕翻耙平,施足基肥,做到地块疏松、肥沃、平整。

3.施足基肥 栽植前,每667平方米均匀撒施经充分腐熟的农家肥4000--5000kg、草木灰150--200kg(或硫酸钾15kg),耕翻1次,深25--30cm,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4.科学作畦 因地制宜作畦,低洼地和冷浸地做成阳畦,高地做成平畦,畦宽1.5--2m。

二、栽培技术

1.栽植时间 一般在春季晚霜结束后栽植。

2.繁殖方式 一般采用地下茎进行无性繁殖。

3.栽植方法 选择肥壮的种茎,用消毒好的刀具切成5--10cm长,保证每段有3--4节。在畦面上开宽15cm、深20cm的栽植沟,将种茎按5cm的株距平放于沟内,覆6--7cm厚细土。土壤湿润的不需浇水,土壤干燥时适时灌水,15--20d即可萌发出土。

三、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 整个生育期内适时排灌,保持土壤湿润而畦面不积水。前期不需追肥,茎叶生长盛期每667平方米适时追施尿素10--15kg。整个生育期禁止浇灌被污染的脏水,禁止施用垃圾、污泥、未经无害处理的人(畜)粪尿、硝态氮(硝酸铵等)和以硝态氮为原料的复(混)肥,采收前30d内禁施任何肥料。

2.病虫害防治 鱼腥草极少发生病虫害,一般不需药剂防治。

四、适时采收

采嫩茎叶食用的,4--10月均可采收,可多次采收。以地下茎作产品的,从夏到冬均可根据市场需求陆续采收。采收后洗净,扎把上市。贮运期间,适当浇水保鲜。

栽种后注意浇水,需保持土壤潮湿,出苗后,要勤除杂草,地上部封垄以后,可以不进行锄草,以免锄伤根苗。

选择种茎。鱼腥草不用种子繁殖,选用根茎做种苗。应选无花植株中粗壮肥大、节间长、根系损伤少的茎,种茎长至少5至6厘米,最好15至20厘米。一般一年四季都可以栽种。但是为确保成活率,最好在春季这时种茎还刚刚发芽,移栽容易成活。  

选整地和打底肥。选择灌溉方便的大田,全面整地后做成畦床。并在整地时施入基础肥,每亩应施农家肥3000至5000公斤、复合肥 50公斤 、过磷酸钙 50公斤 、钾肥15至20公斤或草木灰 100公斤 。  

开沟播种。在田里的畦床上,每隔 35厘米 开一条纵沟,沟深一般8至10厘米为宜,在沟内每隔7至10厘米种植鱼腥草的茎一根。摆好后,将种植茎用细土仔细覆盖好,不能让种茎裸露土表。如果农家肥料充足可上面覆盖一层农家肥料或松毛。  

除草和灌溉。鱼腥草容易被杂草挤掉,因此,播种后,出苗前应立即对大田全面喷施乙草胺一次,以后隔20天再施一次乙草胺。鱼腥草出苗后,就改用手工拔除杂草。鱼腥草喜欢潮湿但又怕水浸,灌溉时最好是沟灌和喷灌,不宜漫灌,要确保畦床的床面无水而床沟有积水。  

施肥管理。播种后从长齐苗开始,每隔10至15天追施一次肥,每次施30%的人粪尿。在5至6月生长旺季,改施50%的人粪肥或沼液。每亩一次1500至2000公斤,最后一次每亩加施 10公斤 左右尿素。在鱼腥草封行后,便不再在行间追肥,但可进行叶面追肥,用0.1%至0.2%的磷酸二氢钾喷施,每亩施水肥混合液 50公斤 左右。鱼腥草长大后,为把养分用在地下茎生长上,应将花蕾及时摘掉。  

采收。鱼腥草的叶和地茎皆可食用,但是,种植第一年不宜采叶,第二年2至4月可采嫩叶和地下茎。五六月份是鱼腥草生长旺季,不宜采收。7至9月可采嫩叶,当年9月至次年三四月可采地下茎。  

病害防治。鱼腥草一般没什么虫害。常见病害有白绢病、根腐病、紫斑病、叶斑病等。一般栽培的1至2年内病害少见,从第3年开始才会陆续出现上述病害。应及时连根带土挖出病株,穴位内撒五氯硝基苯消毒;再在大田喷1∶1∶100波尔多液或25%粉锈宁可湿剂1000倍液,或用50%的托布津、50%退菌特250至300倍液进行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