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作用
干姜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之功效。
1.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干姜对应激性溃疡、吲哚美辛加乙醇性、盐酸性和结扎幽门性胃溃疡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干姜含芳香性挥发油,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强,从而促进胃肠的消化机能。给犬灌服生姜煎剂能使胃液分泌和游离酸分泌增加,脂肪分解酶的活性加强。干姜还能增强唾液分泌,加强对淀粉的消化力。干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的催吐作用,但对家鸽由洋地黄,犬由阿扑吗啡诱发的呕吐无抑制作用,提示干姜镇吐作用是末梢性的。姜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是镇吐的有效成分。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干姜可使离体豚鼠心房自主运动增强,其强心成分为姜酚和姜烯酮。含干姜大鼠血清对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缺糖性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姜烯酚静脉注射,可使大鼠血压呈三相性变化。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生姜挥发油、姜酚及姜烯酚能使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姜烯酚能抑制去甲肾上腺素(NA)对肠系膜静脉的收缩作用。
3.抗炎
干姜的水、醚提取物都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均能抑制二甲苯引起的耳肿胀以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姜稀酮能明显抑制组胺和醋酸所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肉芽增生。干姜水提物、干姜挥发油或干姜酚酸性部位,抗炎的同时能显著降低大鼠肾上腺中维生素C的含量,说明干姜的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产生的。
4.镇痛
干姜醚提物、水提物都有镇痛作用,能减少乙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且呈量效关系。同时还能延长小鼠热刺激反应潜伏期。
5.抗血栓
干姜水提物对ADP、胶原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延迟实验性血栓形成,姜烯酮还对家兔血小板环氧化酶活性和TXA2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干姜挥发油亦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并能明显延长白陶土凝血活酶时间。
干姜的功效
温中,作用在脾胃,凡脾胃有寒,无论是寒实证还是虚寒证,也无论表现为疼痛还是胀满、食欲降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均可,但要相应配伍。
1.温中散寒,用于脾胃寒证,症见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本品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凡脾胃寒证,无论外寒内侵之实证,或阳气不足之虚证均适用。若胃寒呕吐,脘腹冷痛,每配高良姜用,如二姜丸。若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多与党参、白术等配伍,如理中丸。
2.回阳(回阳通脉),用于亡阳证。干姜主要归心,能振心奋阳气,改善脉息欲绝之证,故谓之回阳通脉。本品性味辛热,能回阳通脉。故可治心肾阳虚,阴寒内盛所致的亡阳厥逆,脉微欲绝者,每与附子相须为用,如四逆汤。
3.温肺化饮,用于痰饮咳嗽,类似于生姜,但较生姜作用强。干姜、生姜均可温中,但干姜强于生姜,生姜长于止呕,干姜差,温肺化饮干姜强于生姜,生姜能发散风寒,用于风寒表证,而干姜能回阳通脉,用于亡阳证辅药。用于寒饮伏肺,见咳嗽气喘,形寒背冷,痰多清稀。本品能温散肺寒而化痰饮。常与麻黄、细辛、五味子等同用,如小青龙汤。
上一篇: 国家对渔业的监督管理实行什么制度?
下一篇: 黄瓜缺钙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