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林业 > 森林保护 > 杨树叶蜂为害特点是什么? 森林保护

杨树叶蜂为害特点是什么?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杨直角叶蜂在南阳地区一年发生7~8代。每年3月中、下旬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第一代成虫5月中旬羽化,6月份发生二、三代成虫,7月份发生四、五代成虫,8月上旬发生第六代成虫,9月中旬发生第七代成虫。成虫羽化后第二天即产卵。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下树入土,在表土层结褐色丝茧越冬。

成虫多在午后羽化出土,羽化率为90%,雌雄性比1:3。成虫爬行上树,飞到枝叶上,受惊动落地后,多数腹面朝上,并发出“吱吱”声。每头雌虫平均产卵27粒,最多42粒,卵产于叶背面主脉两侧皮层下,每处1~2粒。卵经3~5天后孵化出幼虫,孵化率平均达90%。第3~5代有孤雌生殖现象。1~2龄幼虫群集取食,被害部呈针尖状小圆孔,二龄以后食量大增,分散危害,常将大片叶肉吃光,仅残留叶脉,呈不规则的孔洞,孔洞边有白色蜡丝。幼虫受惊时向叶背面转移,腹部不断左右摆动。老熟幼虫沿枝干爬行到地表化蛹。

杨树叶蜂是杨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1~2龄幼虫群集取食,被害部呈针尖状小圆孔,二龄以后食量大增,分散危害,常将大片叶肉吃光,仅残留叶脉,呈不规则的孔洞,孔洞边有白色蜡丝。幼虫受惊时向叶背面转移,腹部不断左右摆动。老熟幼虫沿枝干爬行到地表化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