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度过高或过低。由于雏鸡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对温度的调节机能较弱,还难以适应外界温度和湿度的急剧变化。温度过高或受热时,雏鸡呼吸频速,张口呼吸,呈现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足肢不完全或完全麻痹,躯干和颈部肌肉痉挛。死后剖检可见脑膜充血和点状出血,大脑充血和水肿。温度过低雏鸡受冷时,拥挤成堆,羽毛松乱,发抖,神态抑郁,有时出现痉挛,呼吸频率减慢。急性病程通常几小时即死亡。死后剖检可见皮下、肌肉、脑膜和脑组织贫血;肝脏、肠系膜、腺胃、肺等郁血。
二、鸡白痢病。雏鸡患病后,精神萎顿,厌食,翼下垂,腹泻,排出白色稀粪,泄殖腔附近的绒毛为排泄物所粘着。剖检后可见卵黄吸收缓慢,心肌、肺、肠和肌胃有坏死灶或结节,肝有小出血点和灶性坏死。此病多发生于2—3周龄的雏鸡。能从肝、肺、心等内脏器官的结节易分离出病原菌。
三、副伤寒病。此病常发生于2周龄以内的雏鸡,该病表现突发病,下痢,泄殖腔周围为粪便所粘污,发生浆液—脓性结膜炎,眼半闭或全闭,间有呼吸困难。剖检后,主要病变是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包膜上附有纤维素性薄膜,肝实质带有细小的灰黄色坏死灶;小肠粘膜水肿,局部充血,常伴有点状出血。从肝及其它内脏器官可分离出各种沙门氏菌。
四、曲霉菌病。患病后,病雏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张口呼吸,呼吸时发出嘎嘎声,晚上尤为响亮。剖检可见肺部和气囊有粟粒大至绿豆大的黄白色小结节,有时肉眼可见到灰黄色或黄绿色甚至黑色的霉菌菌丝体,特别是气管、气囊和肺组织的病灶最为明显。除肺和气囊外,胸膜、腹腔、肠系膜等也可见到此种结节。镜检病理组织,一般可发现霉菌孢子和菌丝体。
五、霉形体病。该病常大批感染,其特征性的症状是流粘液性鼻液、咳嗽、打喷嚏,夜间更为明显,后期有气管罗音和张口呼吸,一般病程较长,约1—2个月或更长。剖检可见眶下窦粘膜水肿、充血和出血,窦腔内含有透明或混浊的粘液。鼻孔、气管、支气管和气囊有卡他性渗出液。
六、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雏表现为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和出现呼吸罗音,眼睑和鼻窦肿胀。剖检后可见气管内有粘稠分泌物。气管壁有粘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本病一般成群感染,幼雏死亡率可达25%,而6周龄以上的鸡,其死亡率很低。
七、呋喃类药物中毒。中毒后的病雏,其症状表现为精神沉郁,闭眼,很快出现神经症状,步态不稳,运动失调,倒地,两脚抽搐,角弓反张,很快死亡。剖检后可见口腔有黄白色粘液,嗉囊扩张,肌胃角质膜易于剥落。
八、食盐中毒。饲料中的含盐量达3%时,或每公斤体重食入4克食盐时,即可引起食盐中毒。中毒后的病雏表现为极度兴奋,呼吸与脉搏加快,运动失调,两脚无力,行走困难,甚至瘫痪,口鼻流粘性分泌物,渴欲极度增加。剖检后可见腺胃粘膜充血,十二指肠及小肠明显充血或出血。皮下组织和肺水肿,腹腔和心包积水,心脏有小点出血。
九、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缺乏症。病雏主要表现生长发育停滞,畏寒,体温常降至40℃以下,常有大批死亡。该病剖检后可见肌肉苍白和萎缩,血液稀薄、颜色变淡、凝固缓慢,心冠沟、皮下等脂肪组织消失,并呈现胶样浸润,常有水肿,腹腔和心包积液。
十、鸡新城疫。本病雏鸡发生要较成年鸡少,但一经发生,多为急性病程,并常波及全群,死亡率可达100%。病初体温升高。眼半闭或全闭,呈昏睡状态,拉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有时混有血液,口鼻分泌物增多,常从口角流出,喉部发出咯咯声,病的后期常有神经症状。
十一、鸡痘。本病皮肤型痘疹常发生于冠、肉髯、嘴角、眼睑等羽毛稀少部位。痘疹初为灰色小点,其后汇合成大而厚的痂块。粘膜型痘疹多在口腔、咽和喉的粘膜发生假膜性病变,称为鸡白喉。
十二、氧化碳球虫病。此病主要发生于20—45日龄的雏鸡。患病后,病雏精神沉郁,羽毛松乱,下痢,粪便呈棕红色。盲肠球虫主要侵害盲肠。表现为盲肠肿大,并充满血液,盲肠上皮增厚。其他球虫主要侵害小肠。在肠粘膜中有点状小病灶或小结节,甚至溃疡。有时可见肠壁水肿和增厚,粘膜表面有血性渗出物。
十三、维生素A缺乏症。本病于2周龄时见生长发育迟滞,3周龄时表现衰弱,运动失调,羽毛蓬乱,眼睑肿胀,并有豆腐渣样物,上下眼睑被分泌物粘合。病程较长的有干眼病、眼球下陷。剖检后可见鼻腔、口腔、食道有小的白色脓疱或溃疡。
雏鸡发病特征有:
1.发生的多为阶段性传染病,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白痢、鸡支原体病是雏鸡经常发生、危害较大的传染病,象鸡伤寒、鸡痘、鸡传染性喉气管病雏鸡发生较少。
2.雏鸡发病后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用药量较小、饲养密度较大,所以传播快、发病急、发病率高、不及时有效治疗死亡率高。
3.在小规模的简陋养鸡场,冬季使用鸡舍内生火炉增温、四周墙壁密闭、不按时通风致使鸡舍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严重超标,最终造成雏鸡二氧化碳中毒病的发生。
上一篇: 剑叶石斛的果期在几月?
下一篇: 山药根腐病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