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 夏季鸡群拉稀病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夏季鸡群拉稀病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病原特点

(1)生理性拉稀的原因如下: ①育成期间饲料中麸皮添加量过高。(一般不超过5斤)  ②石粉(贝壳)过渡的太快,或早期添加量过大。  ③产蛋鸡产第一枚是一生中最大的应激反应④气温升高时,鸡群饮水量增加,导致粪便含水量增高。(2)病理性拉稀的原因如下:  ①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  ②各种病毒性疾病并发或继发引起的肠炎。(3)中毒性拉稀的原因如下:  一般鸡群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金属类中毒、食盐中毒等都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腹泻,拉稀等现象。

症状与病变

(1)生理性拉稀:即鸡群刚开产便开始拉稀,用药物控制效果不良,高峰后期可自行恢复。但鸡群转化率较低,高峰期较短。 (2)病理性拉稀:鸡群感染疾病后出现拉稀现象,严重影响产蛋率及蛋壳品质。  (3)中毒性拉稀:持久性拉稀,且伴随有黑色粪便排出,同时伴有易惊、啄毛、啄肛等现象。

防治措施

①减少饲料中麸皮的添加量,育成期麸皮尽量不要高于5斤, 添加石粉或贝壳时续慢慢过渡,不得一次性添加。在105天鸡群达到标准体重时(2.5斤左右)及时添加,每周添加量增加1%,至产蛋增至10%添加量到8%。  ②搞好防疫及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疾病发生率,防止肠道疾病。③当鸡群发病时及时控制,缩短治疗时间,防止激发大肠杆菌及肠道疾病。  ④提高饲料(如:玉米、豆泊、鱼粉、棉泊等等)的质量。减少慢性中毒的可能性。⑤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及消化率,减少肠道疾病发生。  ⑥刚开产的鸡室温不高时可适当限水。

夏季鸡群易发胃肠道疾病,最常见病症就是拉稀。每年的夏季养殖户朋友都会因为此病而头疼不堪,下面小编就跟大家谈谈如何防治鸡群拉稀。
? ? 一、造成拉稀的主要损失表现
1、蛋壳质量下降。
2、严重消化不良,导致饲料转化率大大下降。
3、消化率降低导致能量、营养、微量元素及钙磷等等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产蛋率下降。
? 4、缩短高峰期长度。
? 二、拉稀的病因
1、生理性拉稀:即鸡群刚开产便开始拉稀,用药物控制效果不良,高峰后期可自行恢复。 但鸡群转化率较低,高峰期较短。
2、病理性拉稀:鸡群感染疾病后出现拉稀现象,严重影响产蛋率及蛋壳品质。
?3、中毒性拉稀:持久性拉稀,且伴随有黑色粪便排出,同时伴有易惊、啄毛、啄肛等现象。
? ?(一)生理性拉稀的原因如下:
a 、育成期间饲料中麸皮添加量过高。(一般不超过5斤)
b 、石粉(贝壳)过渡的太快,或早期添加量过大。
? ?c、产蛋鸡产第一枚是一生中最大的应激反应
d、气温升高时,鸡群饮水量增加,导致粪便含水量增高。
(二)病理性拉稀的原因如下:
a 、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
b 、各种病毒性疾病并发或继发引起的肠炎。
? ?(三)中毒性拉稀的原因如下:
一般鸡群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或金属类中毒、食盐中毒等都可引起较为严重的腹泻,拉稀等现象。
三、综合防治措施
1、减少饲料中麸皮的添加量,育成期麸皮尽量不要高于5斤, 添加石粉或贝壳时续慢慢过渡,不得一次性添加。在105 天鸡群达到标准体重时(2.5斤左右)及时添加,每周添加量增加1% ,至产蛋增至10%添加量到8%。
?2、搞好防疫及环境卫生,加强通风,减少疾病发生率,防止肠道疾病。
?3、当鸡群发病时及时控制,缩短治疗时间,防止激发大肠杆菌及肠道疾病。
4、提高饲料(如:玉米、豆泊、鱼粉、棉泊等等)的质量。减少慢性中毒的可能性。
5、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有效提高饲料转化率及消化率,减少肠道疾病发生。
6、刚开产的鸡室温不高时可适当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