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兽医兽药 > 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 兽医兽药

包虫病综合防控技术?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技术要点:
1.宣传加强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包虫病知识。宣传工作很重要,要按照逐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包虫病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全民的防病意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感染,人与犬、猫等动物接触时,应注意个人卫生,严防感染,培养“饭前便后要洗手、远离虫卵不玩狗”的良好习惯,包虫病是影响兽医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传染病,除做好上述技术工作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政府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增加政府投入,加强能力建设,提高防治水平;同时特别要强调多部门协作,特别是与卫生部门、公安部门的协作。
2.患畜的脏器无害化处理包虫病必须采用综合性防制措施,加强卫生法规建设和卫生检疫,强化群众的卫生行为规范,严禁用患畜的脏器喂犬及任意抛弃,应销毁或深埋处理以防被犬或其他肉食兽食入,加强对屠宰场和个体屠宰户的检疫,及时处理病畜内脏(对病畜内脏,建议国家制定合理的赔偿制度,统一收购销毁,尽量减少农牧民的损失,技术推广才能落到实处)。不到污染的草地上放牧,保障定居点农牧民及家畜饮用水安全,有条件的地区供水到户,条件尚不具备的地区供水到集中供水点。
3.终末畜主——犬的药物防治对流行区家犬和牧羊犬统一管理,开展氢溴酸槟榔碱新剂型、棘球绦虫粪抗原诊断试剂盒的推广应用,依据粪便虫卵等犬绦虫病的诊断检查结果,制定驱虫规程,利用吡喹酮诱食性新剂型进行驱虫,保证每年每犬驱虫6~8次,并收集犬驱虫后48小时内排除的带有虫体的粪便采取发酵等无害化处理,除恶务尽,不会引起二次感染,驱除了终末宿主的绦虫,并把绦虫污物(虫体、虫卵及粪便)无害化处理,如掩埋、火烧等,终末宿主再不会排出孕卵节片污染环境,家畜及人接触不到绦虫卵,自然就不会得包虫病,要控制包虫病就要打破循环,阻断传播途径,配合环境消毒和粪便生物热处理,对降低发病率甚至根除该病有重要意义。
4.疫苗预防我国已有中间宿主羊免疫用疫苗。目前应用EG95重组蛋白疫苗防治细粒棘球蚴感染中间宿主(羊)并取得较理想的结果。在阿根廷和我国完成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第2次接种疫苗后,获得的高度免疫至少能持续1年,这种免疫可以由预防接种的母体经乳汁传输给幼体。
注意事项:驱除犬体内的成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依据棘球蚴病(包虫病)感染循环的周期,及虫卵—幼虫—成虫—虫卵循环的生活周期,应用该技术要有长效促进机制,卫生部、农业部等相互配合,各主管部门确定牵头单位,常抓不懈,连续几十年,一定能在我国控制并净化包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