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化促进了农机政务公开。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地区农机推广部门把哈密农机化信息网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不断强化网站的日常更新和维护,及时编发各类信息,确保人民群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农机化发展的政策、重点工作部署、项目安排、工作动态以及有关农机技术、供求信息等,保证广大群众对农机化的知情权。
2、信息化推进了农机化生产管理工作。农机化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机手提供信息服务,架起了一座农民致富增收的信息桥梁,深受农机手的好评。通过信息服务平台能够有效地引导、农机手可根据收到的信息有计划地进行作业,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机械作业效率,增加了收入,有力地保障了跨区作业的顺利进行。
3、信息化推动了农机化宣传。哈密地区各级农机部门把农机化信息网站作为农机化宣传的平台和主阵地,集中展示了农机化发展的新进展、新突破、新亮点和新成就。地区农机局对网站进行改版升级,调整栏目设置和网页布局,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4、信息化提高了整体农机化工作效率。地区农机部门借助于农机化信息网,地区农机局纷纷开设了行政通知、工作动态、农机推广、农机管理、农机市场、农机培训等栏目,使农机管理人员及广大农机手在第一时间了解并知晓上级或同级农机部门的最新工作部署和工作进展情况,极大地提高了农机行政效能。另外,各种信息化应用,实现了对全地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5、搞好宣传,创造舆论,提升了农民接受先进的科学技术。哈密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科技意识谈薄,思想比较保守,接收新生事物慢,种植陈旧,习惯于传统的精耕细作。这就要求搞农机推广工作的信息人员,本着坚持“向社会宣传农机,让农民了解农机”的原则,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多种媒体,加强对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宣传,让全社会认识农机、了解农机、关心农机和支持农机,使农机部门在社会上有影响,在农民中有威望,因势利导农民,用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改变他们小经济的思维惯性,提高他们参与农机推广的自觉性、主动性。
上一篇: 怎么样控制家兔发病 ?
下一篇: 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