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霜霉病是由十字花科霜霉菌侵染引起,从白菜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病初叶背出现白色霜状霉层,叶面没有明显症状,严重时幼苗及子叶变黄、枯死。成株期发病,叶背产生白色霜霉,叶面出现淡绿色病斑,并逐渐转变为黄色或黄褐色,病斑扩大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包心期环境条件适合,病斑迅速增加,叶片从外向内逐层干枯。该病在冬季至早春的低温阶段易发生,早期发病不结球。
防治可在发病初期,选用9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乙·锰可湿性粉剂、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此外,还应在白菜收获后将病叶收集处理。
发病原因:霜霉病病原可在病残体,土壤或冬贮大白菜及种子上越冬。病菌一般随气流、雨水、灌溉水传播。相对湿度高于70%,温度16℃-20℃是霜霉病易发病的环境条件。此外,早播、连作、施肥不足、密度大通风不良均易诱发霜霉病。
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2.进行种子消毒。播种前用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或25%的甲霜灵可湿性粉剂。3.合理轮作。前茬腾茬后及时清除病株并深翻土地,采用高垄栽培。4.加强田间管理。适期播种,合理密植,中熟大白菜的密度以每667平方米,2200-3300株为宜;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及时间苗、定苗,适期蹲苗,加强苗期水肥管理,控制病毒病。5.药剂防治。发病时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5%福?烯酰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0%三乙磷铝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防治,每周一次,连续喷2-3次。每667平方米喷兑好的药液60-70升,喷药时以叶背为主。
上一篇: 提高雏鸡成活率有什么好方法吗?
下一篇: 马铃薯覆盖促成早熟栽培有哪几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