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绵的危害
水绵又叫青苔,严重危害水稻的生长。水绵危害使水稻的根部因气体交换不良,产生硫化氢、沼气毒害水稻,使根部发黑,烂根等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水稻分蘖和根部吸收功能和生长发育,降低稻谷的产量和品质。
二、导致水绵大发生的情况
1、长期积水的低洼静水稻田,排水不良,水质恶化的稻田。
2、大量施用含磷肥料,形成肥水的稻田。
3、上年水绵高发生的稻田。
三、防治方法
1、科学施肥,氮、磷、钾合理配方,磷肥深施。
2、合理灌排水,采用浅、干、湿灌溉方法。
3、人工打捞,水绵在田间形成少量片状时,先人工捞出,剩余的水绵丝状体虽已断裂,但其吸肥能力极强,很快繁殖形成新的群体,但断裂的丝状体伤口接触药液,会使水绵很快中毒死亡,所以打捞后应及时施药防治。
4、化学防治,每亩用26%水绵净可湿性粉剂65克,在水稻插秧后15天,水绵处在“块状期”施药;7月份以后在水绵“被状期”每亩用药量100克,拌肥或拌细土撒施,切不可用干土,施药后田间保持水层4~6厘米5~7天。病弱苗或漏水田禁用水绵净。在水绵盛发期,用干燥的草木灰扬洒于水水绵发生的点片,撒后保水5~7天。
水稻老稻田在磷肥施的过浅、低温、田间水不流动的情况下,易发生水绵。水绵覆盖在稻田中,对水稻的危害体现在严密遮光而降低水温同时与水稻争肥、争光,使水稻生长缓慢、分蘖减少,严重影响产量,同时又影响毒土法施入除草剂的扩散,易造成药效下降或药害。目前生产中常用的除草剂对水绵效果不够理想,介绍几种专门防治水绵的药剂及使用方法:
(1)三苯基乙酸锡:是目前防治水绵效果最好的药剂,具有内吸性。在水绵形成初期,每公顷45%三苯基乙酸锡0.9~1.05千克对水后均匀喷雾或拌毒土均匀撒施。
(2)苯锡·硫酸铜:是三苯基乙酸锡与硫酸铜的复配制剂,具有内吸和触杀作用。在水绵形成初期,46%苯锡·硫酸铜每公顷1.5~2.25千克对水后均匀喷雾或拌毒土均匀撒施。
(3)西草净(水绵清):具有内吸性,在水绵形成初期每公顷13%西草净1.725升对水后均匀喷雾或拌毒土均匀撒施。
(4)硫酸铜:具有触杀作用,只能杀死水上的水绵,施用1周后水下水绵还继续长出,必须再次用药。
(5)排水晒田:高温晴天把田水排干2~3天,将水绵晒干,最终枯死。
上一篇: 遮阳网有哪些作用?
下一篇: 芹菜班枯病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