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和髓部坏死都属于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斑疹病:细菌性斑疹病又称细菌性叶斑病、黑秆病,可为害叶、茎、花、叶柄和果实等多个部位。叶片染病,产生深褐色至黑色斑点,四周常具黄色晕圈。叶柄和茎染病,产生黑色圆形斑点,水渍状,发病后期,小病斑逐步扩大连片,呈边缘不明显的大块黑斑,上有白色菌脓。幼嫩绿果染病,为深褐色小圆点,散生在果面上,稍高于果皮,但中心不凹陷,果实变红时,果面上的小绿点也不转红。
溃疡病:番茄的幼苗、叶片、茎秆、果实等均可发生此病。叶柄、侧枝或主茎上会产生灰白色至灰褐色条状枯斑,茎部开裂,剖开茎部可见髓部变空,维管束褐变。果柄受害多由茎部病菌扩展而致其韧皮部及髓部呈现褐色腐烂,可一直延伸到果内,致幼果滞育,皱缩,畸形,使种子不正常和带菌,有时从萼片表面局部侵染,产生坏死斑,病斑扩展到果面。绿果期发病,初期可见果面有很浅的白色圆圈,圈内有一淡褐色突起小点。果实转红后,病果表面可见略隆起的白色圆点,中央为褐色木栓化突起,称为“鸟眼斑”。有时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定形的病区。“鸟眼斑”是病果的一种特异性症状。
髓部坏死:全株受害,多在结果期表现症状,一般果坐好至绿果期开始显症。发病初期嫩叶褪绿,严重的植株上部褪绿和萎蔫,伴随着下部茎坏死,病茎表面初生褐色至黑褐色斑,外部变硬,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变成黑色或出现坏死,维管束褐变,这些病变多发生在植株外部无病变的地方,髓部发生病变的地方则长出很多不定根。生产上当下部茎被感染时,常造成全株死亡。分杈处及花器和果穗受害状与茎部相似。果实染病,从果柄开始变褐,造成全果变褐腐烂,果皮质硬,挂在枝上。湿度大时,从病茎伤口或叶柄离层及不定根处溢出黄褐色菌脓,别于番茄溃疡病。
软腐病:主要为害果实,一般从生理裂口处开始发病,致果实内部呈水渍状软腐,严重的果肉腐烂,果皮尚保持完整,常散发出恶臭味。茎部染病多始于整枝、打杈的伤口,严重的髓部腐烂,失水后病茎干缩中空,病部维管束完整无损,病茎上端枝叶萎蔫,叶色变黄。
疮痂病:西红柿叶、茎、果均可染病。近地面老叶先发病,初生水浸状暗绿色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不整形边缘明显的褐色病斑,四周具黄色环形窄云环,内部较薄,具油脂状光泽。茎部染病,先生水浸状暗绿色至黄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部稍隆起,裂开后呈疮痂状。果实染病,主要为害着色前的幼果和青果,初生圆形四周具较窄隆起的白色小点,后中间凹陷呈暗褐色或黑褐色。隆起环斑呈疮痂状是该病重要特征。
番茄假单胞果腐病、溃疡病、青枯病、软腐病、细菌性斑疹病、细菌性褐斑病和细菌性髓部坏死病
上一篇: 鱼种池怎样搭建料台?
下一篇: 铁观音幼龄茶园的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