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可能是一种免疫复合物病或血清病。在血吸虫感染的早期,尾蚴和移行的童虫可刺激宿主产生抗体,但抗体的水平较低。当童虫发育为成熟成虫并大量产卵时,虫卵释放出来的大量虫卵可溶性抗原,刺激宿主迅速产生抗体,在抗原过剩的情况下,形成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造成血管损害而致病。当新的抗体迅速形成并超过抗原含量或当虫卵周围肉芽组织形成,将抗原隔离时,则病情可终止。长期以来,酒石酸锑钾是主要的特效药。70年代发现吡喹酮,是血吸虫病防治史上的一个突破,现已完全取代酒石酸锑钾。
上一篇: 番茄茎蔓徒长的防治技术
下一篇: 金露梅的生长适温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