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要选用生长稳健,结铃性强而且集中,抗性强、脱落率低的优良品种,这是减少蕾铃脱落的基础。
二是合理进行肥水管理,控促结合,排灌结合,培肥地力,促进棉株根系的吸收能力,保证营养物质的吸收供应。
三是要在封行后,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打杈、抹去老叶,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中、下部叶片光合作用能正常进行。
四是摸清病虫害发生规律,按照农业植保部门科学指导,根据不同病虫害类型、不同发生时期,采用综合技术防治,还要特别注意预防药害,保护好天敌,保护好棉田生态环境。
五是科学进行化学调控,喷施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控制植株,矮化株型,可以改善田间光照条件,协调植株营养分配,减少蕾铃脱落。
防止棉花蕾铃脱落措施
1、培育壮苗,促进早发。
壮苗根系发育良好,有利于养份的吸收,增强对不良气候的适应性,为增蕾保铃打下基础。
2、注意防治病虫害:
棉花现蕾后迅速出现果枝,只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力度,棉花蕾铃脱落就会减少,就能早座桃,使伏前桃增多。
3、合理肥水管理:
棉花进入7月下旬8月上旬是结伏桃的时期,由于一边开花,一边结铃,需要消耗大量的有机养料,如果这时期有机养料不足,是造成蕾铃脱落的主要原因,应该采取合理的肥水管理,达到稳健生长,防止棉花徒长,增蕾保铃,是确保伏桃的关键一环,达到伏桃满腰。
盛花期后,气温下降,但曰光充足,脱落减少,是抓秋桃的有利季节,影响秋挑的主要原因是早衰,在底肥不足,追肥少的棉田,现蕾、开花和结铃要消耗大量的有机养料,生长变弱,有效叶面积逐渐减少,引起秋后棉株光合作用减弱,棉株上部幼铃得不到充足的养料而脱落。所以在生产上应唐施花铃肥,补施桃肥,防止早衰,保技护叶,增强光合效率,做到秋桃盖顶。
上一篇: 绿色木霉的发生规律是什么?
下一篇: 粮食作物中,世界平均单产玉米居第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