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芹菜斑枯病:又称叶枯病、晚疫病,俗称“火龙”。是芹菜的重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叶片上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白色病斑,病斑上生出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一黄色晕圈。叶柄和茎上,病斑长圆形,稍凹陷,色稍深,中部散生小黑点,病斑多时可造成叶枯和茎腐,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25℃,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2、芹菜早疫病:又称斑点病、叶斑病。是芹菜上的一种主要病害,发生普遍。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受害。叶上初期产生黄绿色水浸状斑点,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叶柄及茎上初期为水浸状斑点,后变为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病斑。高湿时,病部均可长灰白色霉层,严重时引起芹菜叶片枯死,植株倒伏。
3、芹菜软腐病:该病多发生在芹菜移栽缓苗期或缓苗后的生长初期。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淡褐色,水渍状,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迅速扩展后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腐烂,有恶臭,最后仅残留表皮。
4、芹菜心腐病: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定植时,病原菌从芹菜伤口侵入引起发病。12-36℃均能发病,最适温度为27℃-30℃。病原菌通过昆虫、降水、灌溉及各种农事操作传播。5、芹菜菌核病:芹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为害芹菜叶柄和叶。受害部初期呈褐色水渍状,后变软腐烂,病部生白色菌丝,后期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低温、高湿、多雨、种植过密易于发病。6、芹菜病毒病:芹菜病毒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是芹菜的常见病害。芹菜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受害。病株心叶出现黄斑花叶或泡状花叶,叶片或叶柄上出现褐色坏死斑,严重时,病株叶片邹缩畸形或黄化,植株矮缩、枯萎。
二、防治方法:芹菜防治上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耐病品种:如“美国西芹”“津南实芹1号” “夏芹”等。
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48℃的温水浸种30分钟,可有效杀死种子上的病原菌。浸种时不断搅动使之均匀受热,然后将种子投入冷水中冷却,晾干播种。
3、轮作:实行2年以上轮作,可减少病原菌的积累,减轻病情;及时清除病残体,合理密植,增加通风透光度;
4、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并增施磷钾肥和硼肥,培育健壮植株以提高抗病力;
5、合理灌溉:不大水漫灌。
(二)、化学防治:在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用药剂控制,防止蔓延。药剂上应采用低毒、高效的药剂进行防治,并严格按照药剂安全施用方法进行用药。
1、芹菜斑枯病2、芹菜早疫病3、芹菜软腐病4、芹菜心腐病5、芹菜菌核病6、芹菜病毒病
上一篇: 羊痒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 引起急性腹泻的常见病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