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蔬菜园艺 > 茄子 > 茄子秋延后栽培应注意哪些技术要点? 茄子

茄子秋延后栽培应注意哪些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东西棚向大棚排列茄子秋延后栽培生育期前期高温,后期寒冷,应选择抗病力强、耐高温、耐贮藏的中晚熟品种。利用大棚作苗床,或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搭成防雨遮阴棚育苗。苗床做成高畦,将籽直播于营养钵中或畦上。播种覆土后盖一层湿稻草,保湿降温,出苗后及时撤掉稻草。浇水在傍晚进行,有利于降低地温。秋茄子育苗正值夏季高温,要及时防治病虫害,在2~3片真叶期,用3 000毫克/千克的矮壮素防治秧苗徒长。选阴天或晴天傍晚定植,沟灌定植水,定植后在棚上或棚内18米高处覆盖一层遮阳网。定植后前期重点是降温防病,防徒长,培育壮苗,后期防寒保温防冻。当外界最低气温降至13~15℃时,覆盖棚膜。前期茄苗有徒长趋势,可喷施780~1 000毫克/升的矮壮素,防止秧苗徒长。在植株生长过程中,及时摘除下部黄叶病叶及无用腋芽和侧枝,每株留3~5个果打顶。当“门茄”直径生长到3~4厘米时,可摘掉“门茄”下部老叶并及时设立支架,两边用尼龙绳吊住,这样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落花,防止植株倒伏和果实腐烂,促进果实着色。

茄子属喜温性作物,一般以初春定植,春夏上市大春作物栽培。但由于夏季集中上市,价格相对较低,影响栽培效益。宾川等低热区利用秋冬季温暖的气候特点,发展秋延后茄子反季节栽培,往往取得较好的效益。

  一、适时育苗

  茄子秋延后栽培在6-7月份播种。因期间温度较高、降雨较多,一般采取露地高畦播种加盖遮阳网育苗方式,苗床地应排灌方便、土地肥沃,床土高畦深沟,有利排水。播种后覆盖一层稻草保湿,用遮阳网遮阴降温,以防雨水冲刷和太阳曝晒。幼苗顶土后,轻轻揭开稻草,早晚两时揭去遮阳网,中午用遮阳网遮阴。直至幼苗长至3片真叶时取掉遮阳网,浇一次淡粪水。一般苗龄20-25天便可定植。定植前7天左右,苗床施一次送嫁肥,喷施一次杀虫、防病混合药液。可用代森锰锌800倍喷雾。

  二、肥水管理

  1、施足基肥。整地时每亩施入腐熟的猪牛粪1000公斤,同时可撒施过磷酸钙50千克作底肥。整地作畦时,要求围沟、腰沟、厢沟三沟配套,按窄沟高厢整地,南北开厢。一般畦宽(包沟) 1.5米 栽两行,株距40-50厘米。定植时应选择晴天傍晚进行,尽量多带土移栽。移栽深度以子叶与畦面平为准,定植后及时浇定根水。

  2、追肥。植株成活后,每半月追肥一次,每亩用尿素10千克、硫酸钾5千克兑水浇根。盛果期植株容易出现早衰,除追施速效肥外,还可进行根外追肥,一般用0.3%-0.5%的尿素加0.1%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

  3、水分管理。应注意灌溉防旱和排水防涝,灌水前掌握天气情况,可沟灌浸水或采用淋浇,但不可漫灌。如遇大雨、暴雨应及时排水。

  三、整枝摘叶

  将门茄以下生长最旺盛的2-3条分枝保留,其余侧枝、腋芽尽早抹除,以减少养分消耗。植株封行后,基部老叶、病叶,应分次摘除,以利通风透光。结果后期要及时摘心,使全部养分集中催果,以提高后期果实的商品性。

  四、病虫害防治

  秋延后茄子栽培由于生长前期气温比较高,湿度较大,容易发生疫病、炭疽病、霜霉病、红蜘蛛、烟青虫,后期干燥易发生锈病、白粉病。应根据发病规律及早做好预防措施。

  五、采收

  茄子应适时提早采收,以促进上面果实迅速膨大,提高坐果率。第二层果(对茄)以后的采收,应根据市场行情和“茄眼”的大小适时采收,以求获得高产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