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虾苗
(1)无论是一代苗、二代苗、土苗,还是选育苗,首先选择口碑好,品牌有保证,品质较为稳定的虾苗。
(2)进育苗车间后,可通过闻气味判断水质及虾苗情况。出现臭味或氨味的,可能是水质恶化或剩料过多的现象。
(3)观察水面上的泡沫情况,判断泡沫大小。推荐选择小泡沫为主的苗池中的虾苗。而大泡沫多,是因为水体发粘,残饵粪便多,氨氮高。
(4)看虾苗规格大小是否一致。出现大小规格不均匀,且无严重的两极分化为好苗。若小苗被淘汰掉,说明在育苗管理过程中出现过问题。
(5)观察肠道饱满,无空肠、无断肠和拖便现象,显微镜观察食物多,蠕动性强为好苗。
(6)在显微镜下观察,优质虾苗体表干净,无挂脏,无纤毛虫。眼柄分叉程度越大越好,尾扇全部散开,像扇子最好。
(7)试苗时,观察虾苗在桶内的生存状态:优质虾苗一般生活在试苗桶的底部,并不浮在水面上。
(8)测量苗场水质情况:pH值正常,且日变化范围不大为好苗;无氨氮、亚盐、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为好苗。
(9)不选高温苗。
(10)淡化速度过快的虾苗不优先选择。
二、 虾苗放养时的注意事项
(1)为了保证入池虾苗的安全,应该先取少量虾苗放入试苗网(无底网箱)中进行“试水实验”,观察24小时内是否出现异常行为(例如狂泳、窜跳、沉底、猝死等),虾苗成活率在95%以上再确定放养虾苗。
(2)放苗前后要保证水质质变没有太大变化,最好保证池塘水质指标与原池相当,且无氨氮、亚硝酸盐及余氯pH值上下不超过0.2,盐度不超过1度,温度控制上下不超过2℃。
(3)放苗应选择在上午7点~9点之间最为合适,池水温度在22℃以上。建议露天池塘第一造放苗时间在清明前后,第二造不迟于立秋后一周之内。
(4)大风、暴雨和中午高温时不宜放苗,放苗应选择温度适中的晴天。
(5)在放苗时,应在枝角类高峰期前放苗,因对枝角类的摄食量非常小,避免枝角类数量过多造成水质偏瘦以及引起水体缺氧。
(6)正式放苗前,将装有虾苗的氧气袋漂浮于虾池水面30分钟左右,使袋内外水温一致,然后打开虾苗袋,向袋内缓缓加水,直到水满外溢,再慢慢地将虾苗倒入水中。
(7)放苗地点应选在池水较深的上风处。对于天气越好,水色越漂亮;青苔地皮多,水草多,且透明度大;最近使用过化肥肥水等情况,建议放苗时往南岸(背阳面)、深水区或阴天时放苗。
(8)放苗尽量避开节气或潮汛期(农历初三、十八前后)。
(9)肥水放苗且池塘水位较深。
(10)尽量选用苗场所使用的饲料(虾片),配合“水产健胃酵母”使用,不要轻易换料。
下一篇: 什么是轮作?轮作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