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渔业 > 水产养殖 > 淡水鱼 > 防控淡水鱼水霉病技术要点? 淡水鱼

防控淡水鱼水霉病技术要点?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安徽农网农业科技:

春季为淡水鱼水霉病高发季节。水霉病由霉菌感染引起,此病主要症状是伤口长出白色的棉絮状的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粘连后分泌大量蛋白分解酶,使组织坏 死,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衰竭死亡。多发生在刚放养不久的鱼池,主要由于受伤引起,水温15℃~20℃时易发生。

预防方法:

(1)鱼池放养前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2)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3)苗种放养时必须用3%~5%的食盐水或20ppm的高锰酸钾浸洗消毒。

治疗方法:

(1)食盐与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达0.4ppm~0.5ppm;

(2)全池遍洒亚甲基蓝达1ppm~3ppm,隔2天一次,5天后再用0.2ppm~0.3ppm海因类药物(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泼洒一次。

春季为淡水鱼水霉病高发季节。水霉病由霉菌感染引起,此病主要症状是伤口长出白色的棉絮状的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粘连后分泌大量蛋白分解酶,使组织坏 死,鱼体负担过重,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衰竭死亡。多发生在刚放养不久的鱼池,主要由于受伤引起,水温15℃~20℃时易发生。

预防方法:

(1)鱼池放养前要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2)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时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3)苗种放养时必须用3%~5%的食盐水或20ppm的高锰酸钾浸洗消毒。

治疗方法:

(1)食盐与小苏打合剂全池泼洒达0.4ppm~0.5ppm;

(2)全池遍洒亚甲基蓝达1ppm~3ppm,隔2天一次,5天后再用0.2ppm~0.3ppm海因类药物(溴氯海因、二溴海因等)泼洒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