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经济动物 > 其他经济动物 > 羊捻转血矛线虫和焦虫病混感的诊治方法? 其他经济动物

羊捻转血矛线虫和焦虫病混感的诊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发病情况

  邢台县西部一群羊长期圈养,4月1-2日曾在附近河潭边放养两次后于4月6日开始发病,陆续死亡6只,皆为怀孕的母羊,表现症状为不吃食,不倒嚼,下痢与便秘交替发生,随后卧地不起,下颌部肿胀,曾用青霉素和链霉素治疗无效。有的羊可见尿液混浊、发黄,一般在发病后1-2天死亡。

  二、临床症状

  病羊倒地不起,被毛粗乱无光,眼结膜苍白,高度贫血,下颌间和前胸腹下水肿,体表有蜱寄生,体表发凉,体温35℃以下,静脉采血后不久便死亡。

  三、剖检病变

  病死羊肌肉苍白;体表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肩前淋巴结;腹腔液体增多;肠黏膜有少量的出血点;肝、脾、胆囊均明显肿大,并有出血点;心包液增多,心外膜及心冠脂肪有出血点。下颌间和前胸腹下水肿,真胃黏膜出血,在真胃内容物中有大量红白相间的毛发状线虫,长度为15-30毫米,其他脏器没有明显的病理变化。

  四、诊断

  1.羊死前采血血液略稀薄,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在红细胞内看到圆形、豆点样虫体,诊断患焦虫病。

  2.真胃内的虫体放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确定为捻转血矛线虫。

  五、治疗方法

  1.用丙硫苯咪唑驱虫,剂量为每公斤体重20毫克。

  2.三氮脒按每公斤体重5-7毫克稀释成5%的水溶液深部肌肉分点注射,连用2-3天。

  3.注射伊维菌素治蜱,剂量为每50公斤体重1毫升。

  4.该病在发生过程中易引起继发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应配合适当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林可霉素等。

  5.对患病羊要加强护理,减少外出放牧,补充精料。该群羊病的发生与放牧有关,建议最好圈养。

  六、预防措施

  1.羊焦虫病的发生与蜱的活动密切相关,灭蜱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在春夏易发病季节,每隔15天用3%敌百虫或0.05%双甲脒药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