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有了灌水条件,小麦高产才有保障小麦生产不高产不行、不节水不行,节水与高产的统一势在必行,意义重大。为此要通过改变栽培技术找出一条小麦节水与高产相统一的最佳途径。1、 小麦节水高产栽培模式与效益分析针对水资源不足和作物高产之间的矛盾,我们进行了试验:适当推迟春一水,减少春季浇水次数1—2次,通过节约用水,降低消耗,达到小麦节水、高产的目的。成功的实现了节水、高产、高资源效益的三者统一,具有明显的缓解水资源不足的作用。 1、小麦节水灌溉的生理基础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耗水量不同,一般趋势是:苗期少,拔节期以后逐渐增多,到孕穗期为小麦需水临界期,至抽穗开花期耗水量达到最高峰,灌浆以后又逐渐减少。小麦全生育期共耗水500毫米左右,折亩耗水330立方米。。2、小麦节水灌溉的生态基础分析小麦耗水的来源有3个方面:一是土壤蓄水,二是自然降水,三是人工补水。3、 小麦春季最佳浇水次数及优化浇水时间 我们把春一水推迟到3月底4月初,小麦春季共浇3水,第一水在3月底4月初实施,第二水在4月下旬实施,第三水在5月中旬前期实施。即:第一水在起身末拔节初实施,第二水在拔节中后期实施,第三水在抽穗扬花期实施。或者是拔节水、孕穗水、灌浆水3水,这样就可以节约1—2水。4、 小麦节水灌溉的配套技术1、选用节水、高产良种选用早熟、耐旱、抗旱性强的优良品种是推广节水灌溉的关键措施.2、施足底肥 底肥足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物质基础。在提倡秸秆全部还田的基础上,亩施纯氮4.5公斤,五氧化二磷15公斤,氧化钾9公斤。 3、精细整地,足墒播种小麦节水灌溉的关键时期是春季,而冬季是基础。所以,冬前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培育壮苗,首先是浇足底墒水,精细整地,深翻细耙,防止玉米秸秆还田地块透风漏气,保证足墒下种,严把播种质量关,做到播深一致,下种均匀,保证苗齐、苗壮。4、增加基本苗与常规灌溉比,节水小麦应适当增加基本苗,以补偿拔节前上层水分亏缺对穗数的不利影响。适期播种的小麦基本苗保证在18万左右,每晚播一天增苗一万。5、增施氮肥小麦一生灌水191方、施氮量15公斤,和灌水161方、施氮量24公斤,获得的小麦产量基本相同(500公斤),可节水30方。6、适当推迟春一水,及时锄划早春锄划是促苗早发、促根早发的关键措施。根据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推迟春一水,一般年份春一水在拔节初进行,浇水量50方左右,结合浇水亩追碳铵50—75公斤,或尿素24—36公斤,即满足了小麦生长需要,又控制了无效分蘖,促进两极分化,减少养分消耗。7、适时浇好孕穗水和扬花灌浆水针对春季干旱、多风、蒸腾量大的特点,大部分麦田易出现干旱,且孕穗期为水分的“临界期”,因此应在4月下旬浇孕穗水并结合浇水补追尿素5公斤。扬花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时期,对水分要求迫切,水分不足导致籽粒退化,降低穗粒数。因此,要及时浇好扬花、灌浆水,但浇水量不宜过大。近两年我市有1/3的麦田全生育期平均浇3—4水,比传统灌溉少浇1—2水,平均亩节水45方,节支6—7元,在“底足、中控、后保”原则下保证了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基本实现了小麦节水、高产的目的。8、搞好后期“一喷综防”五月中下旬,节水麦田全部采用杀虫、杀菌、叶肥进行一喷综防,效果很好,既除治了病虫害,又延长了绿叶功能,提高了小麦千粒重,保证了小麦丰收
上一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于哪一年正式实施的?
下一篇: 什么是缓释肥?如何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