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芽和幼苗的种子根变褐色,幼芽腐烂不能出上。出土幼苗近地面叶上散生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枯死。芽鞘上生褐色条斑。成株根上的毛根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变褐色。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叶上初生许多黑色小点,后扩大呈梭形,中部枯黄色,周围有退绿晕圈。病斑两面出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上病斑相连时,叶片枯死。穗部的颖壳基部变褐色,表面密生黑色霉层,穗轴和小穗轴常变褐色腐烂,小穗不实或种子不饱满。种子胚局部或全部变褐色形成“黑胚粒”。种子表面也生梭形或不规则
由禾旋孢腔菌引起,危害小麦幼苗、成株的根茎叶穗和种子的一种真菌病害。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多引起茎基腐、根腐;多湿地区除以上症状外,还引起叶斑、茎枯、穗茎枯。幼苗受侵,芽鞘和根部变褐甚至腐烂,严重时,幼芽不能出土而枯死,引起幼苗死亡。在叶片和叶鞘上,最初产生黑褐色梭形病斑,以后扩大变成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不明显。在潮湿天变成黑色霉状物。穗部发病小穗梗和护颖变为褐色。种子受害时,胚尖呈黑色,重者全胚呈黑色,病斑梭形,边缘褐色,中央白色。此种子叫“花斑粒”。
小麦根腐病的特征:种子、幼芽、幼苗、成株根系、叶片、茎和穗都可受害,出现症状复杂多样。幼芽和幼苗的种子根变褐色,幼芽腐烂不能出上。出土幼苗近地面叶上散生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枯死。芽鞘上生褐色条斑。成株根上的毛根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变褐色。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叶上初生许多黑色小点,后扩大呈梭形,中部枯黄色,周围有退绿晕圈。病斑两面出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上病斑相连时,叶片枯死。穗部的颖壳基部变褐色,表面密生黑色霉层,穗轴和小穗轴常变褐色腐烂,小穗不实或种子不饱满。种子胚局部或全部变褐色形成“黑胚粒”。种子表面也生梭形或不规则形褐斑。
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 根腐病严重地区与豆类作物、油菜、蔬菜等非禾本科作物轮作。2.药剂防治 用种子重量0.2%-0.3%的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拌种。成株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方法同叶枯病。
后期以叶枯症状表现,实际是由于根部腐烂造成营养运输不上造成上部枯穗。
上一篇: 冬季孕牛防流产的病因是什么?
下一篇: 芝麻花叶病对芝麻的危害减产严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