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田间管理分为哪几个阶段? 玉米

玉米田间管理分为哪几个阶段?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一)苗期管理
1、早查苗、补苗,保证全苗。补苗可选阴雨天或晴天下午进行,在幼苗3~5叶时移,选壮苗,带湿土整体移栽。
2、杂草。注意田间除草,降低杂草吸收田间肥力、水力造成的浪费。
3、施肥。在2~3叶,没有及时追肥的农户,应结合中耕锄草,抓紧补追肥,促早发。每亩施尿素或复合肥或者以叶面肥代替根部追肥。
(二)穗期管理
1、重施穗肥。此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十分旺盛,需要大量水分和养分,应肥水齐攻,穗肥用量可在总施肥量的70%,可在大喇叭口期每亩可施用40公斤尿素或20公斤复合肥。
2、注意抗旱、防涝。此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又正值高温天气,蒸腾作用、光合作用都较强,需要大量水分,如果缺水,将会影响雌、雄穗分化发育,造成抽雄吐丝困难、授粉受精不良,形成缺粒秃顶,灌浆受阻,粒重下降,影响产量,
3、防治病虫害。玉米面穗期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螟,黏虫,大、小斑病,灰斑病、锈病,应及时防治。
(三)玉米花粒期管理
1、看苗补施粒肥。粒肥是指授粉前后施的肥,其作用是防止茎叶早衰,延长功能叶的寿命,维持一定的绿叶面积,增强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质,提高结实粒数和粒重点。此时如果植株茎秆粗壮,叶色沈绿,长势较旺,可少施或不施粒肥,以免植株贪青晚熟;如果植株长势一般,叶色变黄,应在抽雄效期补施粒肥,防止茎叶早衰,提高光合作用,使子粒饱满,增加粒重,也可以进行根外追肥,这样对提高粒数,增加粒重效果较好。
2、注意抗旱、防涝。
抽雄开花时,是玉米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此时叶面积达最大值,蒸腾作用和光作用都很旺盛,需要大量水分。此时如果遇旱,就要及时灌水。大雨后要及时排除渍水,以免植株早衰。
3、防止倒伏。玉米中后期倒伏是高产玉米经常遇到的问题。
4、防治病虫害。注意及时防治玉米螟,大、小斑病,灰斑病和锈病。
5、适时收获。当玉米籽粒着生部位产生黑层时,玉米即成熟,应及时采收。现在很多品种是活秆成熟,穗子成熟了,还青枝绿叶的,因此成熟期不能看茎秆。

1、苗期管理:(出苗-拔节之前)4-5片全展开叶或7-8片可见叶。叶色浓绿,叶片宽厚呈壮苗苗架,为此应:

(1)蹲苗:保持土壤上干下湿,土壤水分占田间持水量的60%,促进根系发育形成膨大的根系和深扎根,达到蹲苗促壮的目的,以利中后期深层吸水抗旱、保苗、保丰收。

(2)防旱防渍:遇天气干旱造成土壤干旱要抗旱保苗。玉米苗期的渍水,低洼地出现“芽涝”的地块,要开沟排水防涝保苗。

2、拔节长穗期管理:拔节-抽雄之前历时30天,此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旺盛并进,以雌雄穗分化发育为主。

(1)春玉米出苗-拔节以后常遇春旱,是否浇拔节水,视降水量的情况而定。在玉米需水关键期,降水量不能满足需要,经常遇卡脖旱的威胁所以春季保墒、大喇叭期及抽穗前后的灌溉是保证春玉米高产的重要措施。套作玉米6月底7月初拔节雌雄穗分化需水量大,不一定时逢雨季,即使浇过春水,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失墒快。遇旱的可能性也很大,灌溉是获取高产的必要措施。

(2)灌好攻苞水:玉米抽雄前10天至抽雄后20天是玉米需水临介期对水分反应敏感。如遇干旱必须浇水防旱、抗旱保证雌雄穗发育及以后生育期的需水,才能争取大穗获得高产。

上述时段若遇大雨,雨后及时排除田间积水,若遇大风要培土防倒伏。

3、开花结实期管理:(玉米从抽雄开花-成熟)历时45-55天。此时期开花授粉籽粒灌浆充实的生殖生长旺盛时期,决定构成产量要素:果穗数、果穗粒数和粒重。

(1)浇足抽穗扬花水,促进开花授粉,提高结实率,防止茎叶早衰,争取穗多粒重。

(2)浇好灌浆攻籽水:灌浆期植株叶片自下而上枯黄,植株早衰应施肥、浇水增加粒重。

(3)排涝:因降大雨,田间积水要及时排除。

(4)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应用光能、地力和空间,使植株通风透光良好,从而减少空杆。

(5)科学进行肥水管理,根据各生育期的特点进行,特别要注意攻穗的水肥管理,使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中能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植株生长发育良好,减少空杆。

(6)做好人工辅助授粉,保证雌穗授粉完全减少秃顶和缺粒。

4、防止空杆秃顶和缺粒。空杆秃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种植密度过大、光照不足、营养物质供不应求、水分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