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豆类作物 > 蚕豆 > 怎样防治蚕豆轮纹病? 蚕豆

怎样防治蚕豆轮纹病?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危害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茎、叶柄和荚。叶片染病,初生1毫米大小紫红褐色小点,后扩展成边缘清晰的圆形或近圆形黑褐色轮纹斑,边缘明显稍隆起,病斑直径5~7毫米,叶片上常生多个病斑,病斑融合后成不规则大型斑,致病叶变成黄色,最后成黑褐色,病部穿孔或干枯脱落。湿度大或雨后及阴雨连绵的天气,病斑正、背两面均可长出灰白色薄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柄和茎染病,产生梭形至长圆形、中间灰色凹陷斑,病斑具深赤色边缘。荚染病,病斑微小,圆形直径约1毫米,呈黑色凹陷。

  发生特点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亚门蚕豆尾孢菌Cercospora fabae Fautrey,异名Cercospora zonata Winter称轮纹尾孢侵染引起。病菌以菌丝块随病叶遗落在土表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夏和越冬。翌年产生的分生孢子为初次侵染源,通过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病菌发育适温25℃左右,最高30℃,最低5℃。蚕豆苗期多雨潮湿易发病,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或缺钾发病重。

  防治要点

  ①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适时播种,提倡高畦栽培,勿过于密植,雨后及时排水,增施有机肥,收获后清洁田园和深耕。

  ②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6℃温水浸种5分钟。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开始喷洒0.5%波尔多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等药剂,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