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其他 > 杂交种的优势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他

杂交种的优势常表现在哪些方面?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杂交种优势的表现是多方面的,除产量外,某些营养器官 (根、茎、叶等)的数目和大小、生长发育进程、生长势、光合效能、产品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等均可显现不同程度的优势。同时,不同作物、不同性状所显现的优势程度也不一样。如在产量因素中,玉米的行粒数和粒重,水稻、小麦、髙粱的穗粒数和粒重,棉花的单株成铃数和铃重,油菜的有效分枝数和结荚数等的优势最明显,是构成各自产量优势的主要性状。多数杂交种的发芽、出苗及幼苗生长快而旺,分蘖(分枝)力强,根系发达,光合效率高,干物质积累快而多,为增产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1977)的研究指出:杂交稻南优3号与常规稻陆矮4号相比,每株根数多1. 2 倍,发根力高1.55倍,根系的鲜重和干重分别高6.2倍和2. 96倍。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杂交稻各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比常规品种大1.5〜2. 5;绿叶功能期长 5〜10天。河北省海兴县(1985)在盐碱地上种植的8个杂交小麦,在播种时基本苗数相同的情况下,有7个冬前的分蘖数比对照的每667平方米多3.3万〜18. 3万个,平均多10.4 万个。山西省棉花研究所的观察是:杂交小麦的单株次生根数平均比对照的多9. 9条。河北师范大学在19个杂交小麦的研究中,有7个(占36. 8%)的抽穗期早于双亲,有12个(占63. 2%)介于双亲之间并倾向于早熟亲本。有些杂交种的产品品质也有一定的优势。河北师范大学分析的11个杂交小麦中,有8个的籽粒蛋白质含量超过双亲。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的试验表明:由于棉花杂交种一代结铃早,纤维成熟好,纤维长度增加89%,强度提高6.6%。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用24个杂交组合试验,的绒长比双亲平均增加1.24毫米。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分析了 72个杂交油菜的含油量平均比亲本髙6.3%,最髙的高出亲本16.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