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纹枯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一、症状: 小麦从播种后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受害而表现症状。症状持续发展先后表现烂芽、病苗死苗、茎部病斑连片枯死腐烂、植株死亡白穗等不同症状。 幼苗出土前幼芽鞘变褐,继而腐烂成烂芽不能出土。出苗后3-4叶期,下部叶叶鞘上呈现中间灰色、边缘褐色的椭圆形病斑,严重的抽不出新叶而死苗;进入拔节期后,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褐色的圆形、椭圆形病斑,病斑连片而形成云纹状病斑,病斑可深入到基部茎秆壁内,形成中间灰褐色、边缘褐色近椭圆形眼斑,严重的叶鞘、茎壁失水干枯死亡;由于茎基部叶鞘、茎秆枯死,阻碍了养分运输而引起整株枯死,上部出现白穗,田间表现症状往往由成株成簇白穗而发展至成片白穗,提早枯死,湿度大时,茎基部有白色霉层,霉层间有颗粒状物,即病原菌的菌核。
二、防治措施:
1 农业防治措施 适期晚播,避免早播 适当推迟播期,可减少冬前侵染,减少病害越冬基数。一般应在播种期内适当推迟5-10天。增施有机肥,配合使用氮磷钾肥
2 药剂防治 目前防治纹枯病的药剂较多,效果好的药剂有:粉锈宁(三唑铜)、羟锈宁(三唑醇)、烯唑醇(S-33081)和井岗霉素等。 使用方法如下:
药剂拌种: 15%粉锈宁(三唑铜)粉剂,按种子量的0.3%,或20%羟锈宁(三唑醇),按种子量的0.5%拌种,可兼治全蚀病。 播种时若土壤干燥,上述药易出现抑制出苗现象,可在拌种时每公斤种子加1.5毫克赤霉素,消除药剂的影响。
拔节期前药物防治: 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7.5克兑水100kg或5%三唑醇粉剂8克兑水60kg或20%三唑酮乳油8—10克兑水60kg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2.5克兑水100kg。
上一篇: 油菜在何时收割最好
下一篇: 如何药剂防治黄檀主要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