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腐病主要是低温阶段氮肥施用过多,影响钙的吸收所引起的生理性病害。西红柿开花期土壤水分不稳定,忽干忽湿也能引发病害发生。苗期少施氮肥,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开花结果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用1%过磷酸钙或1%氯化钙的水液,隔10-15天向植株叶片上喷雾,共喷2次,在傍晚时施用更有利于叶面吸收。
番茄脐腐病的病根是施化肥太多,尤其是施氮肥太多了。在番茄施氮量上,凡是超过30公斤/亩纯氮以后,发病率就会严重。所以,一要控制氮肥用量。在番茄底肥中以腐熟的有机肥加磷、钾化肥,如用普钙和硫酸钾或者用中氮、中磷富钾的复合肥做底肥。在基肥和追肥的比例上,增加追肥中的氮肥,减少基肥氮的比例。二要合理灌溉,防止大水漫灌。在第一穗果膨大前要控水促根,在番茄果实膨大期及时适量灌溉,保持土壤湿润状态而又不积墒过多或通气不良;冬季灌水后及时通风,降低空气湿度,促进植株蒸腾,有利于番茄对钙的利用。三要采用叶面和根部补钙相结合。叶面补钙是从第一穗花期开始,每隔一周喷一次0.5%~1%的硝酸钙。根部补钙是在基肥中施用普钙代替磷铵或施硝酸钙10公斤/亩。通过以上方法基本上避免了番茄脐腐病的发生。
一是复地膜。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保证水分供应均衡,可以预防发病。二是适时灌水。灌水应在上午8-9时,下午3-4时进行。尤其在结果期更需注意水分的供应。三是根外追肥。西红柿座果后一个月内是吸收钙素的关键时期,可喷洒1%过磷酸钙或0.1氯化钙或0.1%硝酸钙。从初花期开始,隔15天1次,连续喷2次。
1.浇足定植水,保证花期及结果初期有足够的水分供应。在果实膨大后,应注意适当给水。
2.育苗或定植时要将长势相同的放在一起,以防个别植株过大而缺水,引起脐腐病。
3.选用抗病品种。番茄果皮光滑、果实较尖的品种较抗病,在易发生脐腐病的地区可选用。
4.地膜覆盖可保持土壤水分相对稳定,能减少土壤中钙质养分淋失。
5.使用遮阳网覆盖,减少植株水分过分的蒸腾,也对防治此病有利。
6.采用根外追施钙肥技术。番茄及甜(辣)椒结果后1个月内,是吸收钙的关键时期。可喷洒1%的过磷酸钙,或0.5%氯化钙加5mg/kg萘乙酸、0.1%硝酸钙及爱多收6000倍液,或绿芬威3号1000--1500倍液。从初花期开始,隔10--15d1次,连续喷洒2--3次。使用氯化钙及硝酸钙时,不可与含硫的农药及磷酸盐(如磷酸二氢钾)混用,以免产生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