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太阳曝晒杀菌:在定植之前六周,用透明的塑料薄膜覆盖空闲的垄面,覆盖之前尽量浇湿土壤。太阳曝晒可使5cm 深的表层土温度升高12℃,土壤温度达到45℃以上,长时间的高温使菌核无法在5cm内的表土层中生存。
2. 深耕土壤:深耕可将表层土壤中的病菌翻入深土层,病菌菌核在深土层中难以萌发。因此,深翻土壤可有效地防止辣椒白绢病的危害,同时还有利于根系生长。
3. 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追施硫酸铵、尿素、硝酸钙等含氮肥料,提高土壤中N的含量,以抑制白绢病核的萌发。
4. 调节土壤酸碱度:整地时,结合整地亩施消石灰100-150kg,使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在田间病株上的菌核形成前,拔除病株,在病穴处撒上消石灰消毒。
5. 利用生物农药----木霉菌防治白绢病。用培养好的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 Rifai)在发病前拌土或制成菌土撒施均可,每667m2用菌1kg,用菌量约占菌土的0.3-1.2%,防效可达70%以上,虽比五氯硝基苯的防效稍差,但防效仍较理想,且无污染,是生产无公害优质辣椒的理想措施之一。
6.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0%的甲基立枯灵800倍液灌根或按1:50-100的比例拌细土撒在病部根茎处,或用50%的五氯硝基苯800倍液灌根。
上一篇: 油葵病害有哪些?
下一篇: 什么是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