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园艺 > 果树园艺 > > 梨火疫病有何防治方法?

梨火疫病有何防治方法?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栽培抗病品种。秋末冬初,集中烧毁病残体,细致修剪。及时剪除病梢、病花、病叶。花期发现病花,立即剪除。

折叠农业防治

栽培抗病品种。秋末冬初,集中烧毁病残体,细致修剪。及时剪除病梢、病花、病叶。花期发现病花,立即剪除。


折叠化学防治

发病前喷布1:2:(160-200)倍波尔多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保护新梢等易感病组织。

梨火疫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防止病害传入:对于尚未发现火疫病的地区,最重要的就是杜绝病害的传入。这需要执行严格的检疫制度,禁止将病原细菌引入无病区或新发展的梨区。栽培抗病品种:选择抗病能力强的高抗或中抗梨树品种,以增强植株对疾病的抵抗力。农业措施:秋末冬初时要集中烧毁病残体,并进行细致修剪。在梨树的花期要仔细检查花朵,一旦发现有病花,应立即剪除。在梨火疫病发病前,可以喷布波尔多液(1:2:200)、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或者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以及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4000倍液来进行预防和治疗。化学药物防治:从梨火疫病发病初期开始,就可以喷洒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者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药,连续喷施3-4次。以上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控制和防治梨火疫病,保护梨树的生长发育。

折叠检疫措施

对于尚未发现火疫病的地区,最重要的是杜绝病害的传入。

  • 检验方法

由于梨火疫病在世界各国均很重视,研究亦相对较多,其检验方法亦很多,从经典的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症状观察等到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DNA探针、PCR技术的应用及脂肪酸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等等,但在检疫上仍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致病性测定确诊的方法。

  1. 症状观察:梨火疫病的症状很典型,是鉴定的重要方法,但必须与其他症状相似的梨梢枯病区分开。
  2. 分离培养:对于症状明显材料可直接分离病原,而症状不明显的材料如水果、幼枝等,可先进行IF(免疫荧光法)检测,再进行分离。分离可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性培养基进行。
  3. 免疫荧光染色(IF):对于呈现梨火疫病症状的材料,可直接平板分离,后免疫学试验即可确诊。对于表面健康的材料,可能携带潜伏或附生的梨火疫病菌,可先用IF法筛选,若阳性,再分离和其他生理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确诊。
  4. 玻片凝集试验:典型形成果聚糖,无荧光的菌落在载玻片上与1滴1:20稀释(0.01MPBS)抗梨火疫病菌的抗血清进行玻片凝集试验。
  5. 生理生化试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对形成果聚糖,凝集试验阳性,无荧光菌落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及有关鉴定是必要的。最简单的途径是用IF和API-20快速生化鉴定板。
  6. 致病性实验:梨火疫病菌致病性试验可用梨片或梨嫩枝测定,亦可用烟草过敏反映检查。NA上培养48小时的细菌配成108cells/ml的悬液,注入烟草叶片或接种于1厘米厚梨片、或针刺接种于1丈长的巴黎枝条,28℃下培养,一般10-12小时后,烟草注射区出现白色坏死斑。1-3天后,梨片或枝条上出现白色菌脓,则可确诊。
  7. 其他鉴定方法:梨火疫病的检测鉴定技术发展较快,其中应用较多有脂肪酸分析,该方法在美国、英国用于鉴定菌种,并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Zwet)。另外,DNA探针、PCR技术亦用于梨火疫病菌的检测和鉴定,特别是美国、新西兰、德国、加拿大等均已开始应用于实际检疫,特别是新西兰利用DNA探针检测水果的带菌情况。

折叠农业防治

栽培抗病品种。秋末冬初,集中烧毁病残体,细致修剪。及时剪除病梢、病花、病叶。花期发现病花,立即剪除。

折叠化学防治

发病前喷布1:2:(160-200)倍波尔多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保护新梢等易感病组织。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梨火疫病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栽培抗病品种。秋末冬初,集中烧毁病残体,细致修剪。及时剪除病梢、病花、病叶。花期发现病花,立即剪除。

化学防治

发病前喷布1:2:(160-200)倍波尔多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保护新梢等易感病组织。

梨火疫病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

栽培抗病品种。秋末冬初,集中烧毁病残体,细致修剪。及时剪除病梢、病花、病叶。花期发现病花,立即剪除。[1]

化学防治

发病前喷布1:2:(160-200)倍波尔多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保护新梢等易感病组织。

  1、严格检验。有关检疫规定,应严格限制自疫区引进寄主植物种苗,引进后需经隔离观察,来自疫区的水果、植株、带菌昆虫也应严格检验。带病植物有时不表现症状,因而不能仅仅依靠苗木、接穗的检验,应禁止从疫区引入仁果类果树苗木。
  2、我国的豆梨和花盖梨近免疫,尤其能抵抗病菌对根部和茎部的侵害,可以用作砧木。同时避免在低洼易涝地种植。
  3、在秋末冬初集中烧毁病残体,细致修剪,及时剪除病梢、病花、病叶。为保证彻底除害,应将距病组织50厘米长的健枝部位一同剪去烧毁,并用封固剂封住伤口。芽前刮除发病树皮,生长季节隔7天检查1次,各种发病新梢和组织,发现后及时剪除。对因各种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都要进行涂药保护。
  4、及时喷药防治各种介体昆虫,同时喷布杀菌剂,特别要注意风雨后及时喷药。
  5、在梨树火疫病发病前开始喷洒1:2:200倍式波尔多液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倍液、1000万单位新植霉素30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