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管理是荞麦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采用科学的管理措施,能保证荞麦高产、稳产。
1、苗期管理
荞麦播种后要采取积极的保苗措施。播种时遇干旱要及时镇压,踏实土壤,减少空隙,使土壤耕作层上虚下实,以利于地下水上升和种子的发芽出苗。播后遇雨或土壤含水量高时,会造成地表板结,荞麦子叶大,顶土能力差,地面板结将影响出苗,可用耙破除板结,疏松地表,以利出苗。破除地表板结要注意,在雨后地表稍干时浅耙,以不损伤幼苗为度。在低洼地荞麦播种前后应做好田间的排水工作。水分过多对荞麦生长不利,特别是苗期。
2、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有疏松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蓄水保墒、提高地温、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也有清除杂草危害的效果。中耕除草是农业生产上的一项“清洁”工程,它起到了节肥节水增光作用,从而获得增产效果。中耕除草次数和时间根据地区、土壤、苗情及杂草多少而定。第一次中耕除草在幼苗高6~7cm时结合间苗疏苗进行。第二次中耕在荞麦封垄前,结合追肥培土进行,中耕深度3~5cm。
3、灌溉浇水
荞麦是典型的旱作,但其生育过程抗旱能力较弱,需水较多,以开花灌浆期需水为最多。中国春荞麦多种植在旱坡地,缺乏灌溉条件,荞麦生长依赖于自然降水。夏荞麦区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荞麦开花灌浆期如遇干旱,应灌水满足荞麦的需水要求,以保证提高荞麦的高产。
4、花期管理
荞麦是异花授粉作物,又为两性花,结实率低,只有10-15%,是低产的主要因素。提高荞麦结实率的方法是创造授粉条件。荞麦是虫媒花作物,蜜蜂、昆虫能提高荞麦授粉结实率。据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昆虫传粉能使单株粒数增加37.84~81.98%,产量增加83.3~205.6%。故在荞麦田养蜂、放蜂,既是提高荞麦结实率、株粒数,粒重及产量的重要增产措施,又利于养蜂事业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应大力提倡。蜜蜂辅助授粉在荞麦盛花期进行,荞麦开花前2~3天,每亩荞麦田安放蜜蜂1—3箱。
在没有放蜂条件的地方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方法,也可提高荞麦产量。人工辅助授粉以牵绳赶花或长棒赶花为好,辅助授粉要避免损坏花器,在露水大、雨天或清晨雄蕊未开放前或傍晚时,都不宜进行人工辅助授粉。
上一篇: 幻蝶蔓的植物学特性有哪些?
下一篇: 花椒叶斑病病菌是通过什么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