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融合需要大平台,要抓好顶层设计。南充是全省农业大市,农业人口达580万,是水稻、玉米、柑桔等作物和猪牛羊、鸡鸭等畜禽适宜生长区,属国家重要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议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加快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意见,科学编制“十三五”农村新业态发展专项规划,以第一产业为基础,重点推进农旅、农工、农商和全产融合,做精农业、做强加工业、做特三产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产业融合进程。同时,把准关键环节配套制订实施方案,形成完整政策体系。
二、大融合需要大示范,要抓好样板打造。产业融合不仅是把三个“鸡蛋”放在一个盆里、并且还要打碎搅匀,是产业之间的高度融合、有机交融。如港航公司承建的中法农业科技园项目,总投资18亿元,以生态农业发展为基础,以科技研发示范为支撑,实施循环种养、湿地利用及康养旅游等复合型开发,重点拓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必将对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三产融合发展发挥出重大的推动作用。全市应选择此类高起点、高标准、高投入的优质项目,集中精力、财力、物力打造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样板,以在全省范围率先突破,为全市面上发展探索新路径、创造新经验。
三、大融合需要大引擎,要抓好主体培育。促进产业融合健康发展,重要的是谁来干、谁能干好的问题。产业融合要有一定的组织化程度作保障,一家一户有时很难干成,核心是要培育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元化的经营主体。目前,全市培育出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565家、专合组织3800余个、家庭农场(业主大户)8500余个。但应在抓面上开花的同时,择优聚力做强一批真心搞农业、真正有实力、真情带农民的主体,打造产业融合发展“航母”。
四、大融合需要大整合,要抓好要素保障。要抓住用好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机遇,一是切实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创新涉农资金统筹投入、集中使用、强化管理的机制,破解农村“三产融合”政策资源“碎片化”的困境;二是试点统筹增设农业建设用地指标,专门解决新业态中设施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用地难问题;三是督促农业银行、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降低信贷门槛,增加信贷品种,同时加大基金、贴息、担保等财政支持力度,为农村新业态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上一篇: 青稞种植至少需要多少海拔?
下一篇: 紫鸭跖草最适生长温度为多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