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 > 玉米果穗畸形的预防对策有哪些? 玉米

玉米果穗畸形的预防对策有哪些?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1.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播种。玉米是对低温反映敏感的作物,品种间对低温反映敏感程度不同,同一植株的不同发育时期对低温的反映也不同。选择对低温反映敏感的品种,在雌穗性器官发育形成期遇到低于生理下限温度的低温,会导致部分果穗畸形。所以,选择对低温反映相对较弱的优质抗病品种,并适时播种,尽量避开当地雌穗发育形成期的低温冷害。

2.削弱顶端优势。生产上采用的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调整养分的合理分配,降低果穗畸形率。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不要带掉功能叶,全田只留一半雄穗,授粉结束后,将剩余一半雄穗再去掉,以减少养分消耗。

3.合理施肥。玉米从拔节到果穗吐丝受精为孕穗阶段,是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此期养分供应充足,能减少畸形穗的发生。基肥要普施有机肥、施入全量磷钾肥。在玉米5~6叶展开时追施拔节肥,追肥数量占氮肥总量的60%。当玉米12~13片叶展开时,追施攻穗肥,追余下40%的氮肥。单一施肥比配方施肥果穗畸形率高,施用二元肥料比三元肥料畸形率高。

4.合理密植。在同一密度下,施肥少的比施肥多的畸形率高,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畸形率越高。在种植形式上要根据品种特征特性合理密植。株行距增大,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果穗营养,促进果穗分化,降低畸形率。

5.浇抽雄开花水。玉米抽雄前15天对水敏感,此时土壤干旱若能及时浇水,可促进果穗发育,缩短雌雄花的时间差,利于正常授粉授精,降低畸形果率,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有条件的地方应立即浇水。  

一是玉米下部每个节的叶腋处都有腋芽,即雌穗原基,如果外界条件适宜,都有形成果穗的可能,但通常情况下上部第6~8节的腋芽能发育成果穗。  

二是气候条件异常容易造成多穗。玉米原产热带,属短日照作物,在异常气候条件下,特别是在雌雄穗分化阶段,如遇连续阴雨,光照不足,导致营养不良,雌穗花丝吐丝不畅或雄穗不能正常开花散粉,影响授粉,导致第1果穗不能正常成穗。因此,多余的营养供给下一个果穗发育,如果第2个果穗仍然未能得到正常授粉,营养又供给再下一个果穗发育,即使后期果穗发育正常,田间已无花粉可授。因此,就形成了多穗现象。  

三是果穗发育阶段肥水过盛也是玉米形成多穗的一个原因。在玉米雌穗发育阶段,如果水肥供给太足,过多的营养物质使植株无法消耗,就有形成多穗的可能。  

四是病虫为害。玉米螟、蚜虫及玉米叶斑病等为害,也会影响玉米果穗的正常形成,造成多穗现象。五是品种间差异。不同品种要求的栽培条件也不同。管理粗放也容易造成多穗,因此,应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确定合理的栽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