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稻与栽培稻同属,对杂草稻有效的药剂,常规稻也同样敏感,因此,缺少有效的化学手段。当前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一、合理耕作。对已有杂草稻的稻田,改为栽培手插杂交中籼稻,充分发挥其大苗、长势旺、封行早及栽后建立的浅水层控制杂草稻种子的萌发的特点,抑制杂草稻生长。杂草稻发生特别严重的田块,建议改种1~2年的旱作物,改变杂草稻适生环境,控制其种群数量。
二、清洁种源,控制传播。有杂草稻的田块不作种田,对调入种子按规定扦取混合样,然后用
三、深翻掩埋,减少表土层杂草稻种子数量。利用水稻种子覆土厚度超过
四、人工拔除。人工拔除是目前杂草稻防治的主要措施。杂草稻与栽培稻混合生长在水稻田中,目前尚无可选择的除草剂可用,主要防治措施是尽早进行严格的人工拔除,并清理出田间,妥善处理。一是苗期拔除,抓住杂草稻相对于粳稻,有株高茎粗叶宽长势旺、易辨认特点及有利时机,从秧田期就及时进行人工拔除;二是杂草稻抽穗成熟前去杂,拔出的杂株要带出田间,勿使成活。
五、在时间和水源充裕的条件下,提前放水诱发出苗进行化除后,再进行种植。
目前防治杂草稻方法:一是采取旱直播的水稻田应该在一两年中,进行一次移栽种植;第二,旱地和水田轮作可以有效遏制它的快速散播;第三,使用诱萌促发,尽量在种植水稻之前,将杂草稻消灭干净;第四,由于杂草稻长得比普通水稻偏高,可以利用两者的高差,通过除草剂将其去除,另外,如果稻田中的杂草稻的数量不多,可人工将其拔除。
对杂草稻防治要采取综合的农业措施。通常去除杂草稻的主要措施是种子净化,人工拔除,播插前使用封闭除草剂及深翻压埋。要坚持勤换秧田,或选择干净旱田做秧田。 对已有杂草稻危害的稻田,苗期选择性除草剂不能杀死杂草稻,可以提早灌水,促使土壤中杂草稻种子提早萌发,再用非选择性除草剂灭杀。对于发生数量较少的田块,可分批拔除,7月底之前,杂草稻抽穗时,一定要拔除干净,避免杂草稻灌浆落粒,影响来年。杂草稻发生较重的田块,应在上茬作物收获后,进行15厘米以上的秋季深翻。杂草稻特别严重的田块,建议改种1-2年的旱田作物,并将田里长出的杂草稻及时拔除。已发生杂草稻的直播田块,可在春播前早些上水,诱发杂草稻发芽,再旋耕灭除,或进行两次耕翻,可有效控制杂草稻的发生。已发生杂草稻的直播田块,改为育秧移栽或机插秧、抛秧,可以减少杂草稻数量。推广水稻宽行机械条播,宽行插秧,以便苗期行间人工锄草或机械中耕除草。结合推行秸秆还田,改连续免耕、浅旋为深旋和间隙深耕,应用大功率机械深旋15厘米左右,既保证埋草质量,又使杂草稻落地谷深埋土下。在尚未发生杂草稻的地方,应该注意不要到杂草稻发生较重的地区引种。严禁稻种和收获机械夹带、传播杂草稻种子。收获机械在更换作业地区和地块前应认真清理、扫刷,清除残留在机械里的稻谷,防止杂草稻随机械作业传播、扩散。水稻良种繁殖田,要进行严格的拔杂去劣,在抽穗期拔净杂草稻穗,防止杂草稻随种子直接流向农田。
杂草稻自生能力、适应力强,防除难度大,尚无理想的选择性除草剂可对其有效化除,目前主要依靠农业防除措施进行控制,同时积极探索化学防除技术。
1坚持轮作换茬,对于杂草稻发生严重田块,建议改种几年的旱谷作物,恶化杂草稻适生环境,控制杂草稻发生,水稻与豆类轮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杂草稻侵袭。
2坚持耕翻灭茬,在前茬收获后进行深耕,耕翻深度10cm以上,机械杀死或深埋已出苗的杂草稻,同时将土壤表层的杂草稻种子埋到下层,减少杂草稻发生基数。
3采用合理的栽培方式,杂草稻重发区采用抛栽或机插,禁止旱直播(套播种植),利用抛(机)栽后水层闷芽,保水化除抑制杂草稻生长。
4人工拔除,苗期及早拔除(叶片细长,叶色较淡,叶鞘紫色,植株较高的苗),抽穗后落粒前人工割除。
一是使用高纯度稻种。二是及早拔除。杂草稻前期在田间通常植株较高,具有籼型稻特征的杂草稻一般叶片比较宽大、色淡,分蘖力较强,株型较松散,特别是刚开始抽穗时在田间很显眼,容易识别,便于拔除。 三是深耕翻减少杂草稻出苗。一般埋土深度超过5厘米,杂草稻种子的出苗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埋土深度超过15厘米,基本不能出苗。 四是巧用丙草胺。水直播稻田在播种后及时喷施加有安全剂的含丙草胺产品,能抑制田间杂草稻种子的萌发和出苗。 五是灌水诱发后灭杀。一般到5月初,麦田杂草稻种子基本解除休眠,此时灌跑马水保湿1周左右,能诱使杂草稻大量萌发,收麦后先耕翻灭除杂草稻再种稻。 六是改种移栽稻或旱作物,在这些作物生长季节用药化除。
上一篇: 耕整机省油小诀窍
下一篇: 番茄属于深根作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