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菌丝体在树上病叶或土表落叶中越冬。次年春天,在适宜的条件下,形成孢子,通过风吹雨溅传播蔓延。病菌从叶片的表皮、气孔或锯齿部侵入组织中,经过5-18天后,出现新病斑,以后又产生分生孢子,可以发生多次再侵染,扩大为害。本病发生期长,全年除严冬期外,均可发生。但以6月、8-9月高温高湿(平均气温28℃以上,相对湿度80%以上)期间,发生最盛。凡土层浅、根系生长不良的茶树,密植、幼龄或台刈茶园,在夏季强烈的日照下,水分供应常失去平衡,叶片干枯形成日灼斑,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发病严重。茶园管理不良,树势衰弱或遭受冻害、虫害的情况下,发病也重。品种间有明显的抗病性差异,云南大叶种等大叶种易感病,龙井等小叶种则较抗病。
上一篇: 怎样挑选腌制用的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