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性能好。按照规定量播种,播量准确,每亩地播量可调整为6-9公斤。
2、播幅宽。6-10厘米,改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播种均匀,籽粒分散,个体占地空间大,克服了籽粒入土争肥、争水的矛盾,利于根多苗壮,弥补了传统播种机播种缺苗断垄现象,无疙瘩苗。
3、行距大。22-26厘米,利于小麦个体健壮,群体合理,边际优势好,成穗率高,特别是后期绿叶面积大,功能期长,不早衰,落黄好,穗数多,粒大饱满,产量高。
4、有镇压器。可以防止小麦籽粒悬空,促进营养和水分的吸收,提高抵御干旱和低温冻害的能力。
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是高产、稳产、低耗、生产效益和生态效益好的栽培技术。它是在地力、肥水条件较好的基础上,比较好地处理了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使麦田群体较小,群体动态比较合理,改善了群体内的光照条件,使个体营养好,发育健壮,从而使穗足、穗大、粒重、高产。应用这一栽培技术,可比传统栽培技术获得较高产量,一般可亩产500公斤左右及以上。
技术要点:
1.根据地力水平确定精播或半精播。0~20厘米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1.22%,全氮≥0.084%,碱解氮≥60毫克/公斤,速效磷≥15毫克/公斤,速效钾≥80毫克/公斤的地块实行精播,可以获得亩产小麦500~550公斤;低于上述地力水平应采用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
2.选用良种。选用分蘖力较强、成穗率较高、株型紧凑、抗逆性强、落黄好、丰产性好的品种。
3.培育壮苗。一是施足底肥。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二是深耕细耙,提高整地质量。三是足墒播种,提高播种质量。四是适宜播量。根据计划基本苗数、种子千粒重、发芽率、因整地质量和墒情所制约的田间出苗率等因素,计算适宜的播种量。
4.创建合理的群体结构。精播栽培要求每亩基本苗8万~12万,冬前总蘖数50万~60万,年后最大总蘖数70万~80万,中穗型品种成穗40万左右。半精播栽培要求基本苗为每亩13万~18万,冬前总蘖数60万~70万,年后最大总蘖数70万~80万,中穗型品种成穗40万左右。
上一篇: 小麦土传病毒病有哪几种?
下一篇: 油菜白锈病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