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优质稻田间最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纹枯病、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二化螟等,防治上要求针对不同发生情况,采取综合措施,实施优化防治技术。一是种子消毒。一般是一克强氯精浸1公斤稻种,消毒24小时后洗尽催芽播种;二是适合的N、P、K肥料比例搭配,特别防止施过量N肥造成疯长,诱发病虫;三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防治病虫,例如井岗霉素、纹枯净等;四是适时、适量选用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防治相应的病虫,如乙酰甲唑灵防治二化螟,威灵防治纵卷叶螟;一片净防治稻飞虱,清道夫防治稻瘟病等,注意在收获前20天忌用任何化学农药。
用优质稻种子种出来的米不一定就是优质米。因为优质米除外观、蒸煮等品质外,还有卫生品质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优质稻的栽培过程中,需特别重视病虫害的 综合防治。综合防治就是利用一切经济有效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及环境保护的措施,把有害生物的数量或危害程度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由于优质稻品质对病虫抗 性普遍不强,而稻株营养成分和生态环境更适宜病虫的发生和繁衍,同时,卫生品质又要求尽量控制广谱、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就必须充 分利用,辅以适时、安全的药剂防治。优质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有:
一、建立健康的稻田生态系统
建立健康的稻田生态系统,能降低病虫基数,增加稻株的抗御力,减轻病虫危害程度。其具体栽培技术措施如下:
1、选用抗性强的品种 病虫多发区、重发区、在推广、种植优质稻时,除需考虑品种的产量、生育期、米质外,还应特别注意品种的抗性。抗性不强的品种,如遇上适合病虫发生的气候条件,其损失将是毁灭性的。如稻瘟病区,就要特别注意选择高抗稻瘟病的品种。
2、搞好种子和苗床消毒 在浸种时用强氯精进行消毒处理,可有效杀灭种子携带的稻恶苗病、细菌性条斑病及稻瘟病病菌。采用旱育秧时,用敌克松进行苗床消毒,可防治立枯病等土传病害。
3、合理密植 密度:每亩早稻一般插2.2万蔸-2.5万蔸、晚稻插1.8万蔸-2.0万蔸为宜;基本苗:每亩早稻控制在22万苗、晚稻应控制在20万 苗-22万苗;有效穗:每亩早稻24万穗-28万穗、晚稻22万穗-26万穗。以协调好个体与群体的发育关系,促进禾苗健康成长和苗穗粒结构合理,在搭好 丰产苗架的同时,增加禾苗的抗性。
4、增施有机肥 肥料的种类及施用量、施用时间,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也影响到病虫的发生发展。水稻氮素营养水平的高低影响到纹枯病、稻瘟 病、稻飞虱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如氮肥施用过多,特别是后期施用过多,则可导致上述病虫危害程度加重。因此,在施肥上一是要多施有机肥;二是要采用配方施 肥,氮磷钾配合施用,忌单施、重施氮肥;三是增施硅肥。水稻施用硅肥,株内硅酸增加,茎、叶变硬,从而扰乱和破坏了螟虫的生活条件,能达到减轻螟害的目 的。
5、科学管水 坚持间歇性灌溉。做到浅水勤灌,湿润为主,并适时晒田控苗,减轻田间郁蔽度,降低稻丛内空气湿度,从而减轻病虫危害。
二、保护和利用有益生物,增加自然调控能力
稻田内有益生物很多,如蜘蛛、蛙类和一些有益微生物。这些有益生物对病虫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保护和利用这些有益生物,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1、禁用广谱、剧毒农药 使用广谱、剧毒农药,如甲胺磷,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了很多天敌。害虫繁殖速度快,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种群数量,而天敌 的繁殖速度及抗药性均不及害虫。因此,当害虫再次繁殖和发生危害时,天敌种群由于还得不到有效恢复,故对害虫的自然抑制力减弱。因此,提倡使用对防治害虫 效果好、对天敌影响小具有选择性的农药。
2、保持一定数量的植物群落 种植冬季作物,保留稻田周边地区植物群落,能保留一定的天敌种群数量。这些植物群落的存在有助于在季节变换时,保证一定数量的害虫及天敌存在,不致于天敌种群锐减。
三、合理使用农药
1、开展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掌握防治适期。
2、严格按病虫防治指标进行病虫防治,适时用药。
3、选择高效低毒农药,禁用剧毒、高残留农药。选用选择性农药、 生物农药,保护天敌,歼灭害虫。①防治稻飞虱:在主害代若虫高峰期选用25%扑虱灵或 10%吡虫啉。②防治螟虫:用B﹒t乳剂加18%杀虫双水剂各100毫升防治二化螟;用80%比双灵粉剂防治稻纵卷叶螟。③防治纹枯病:用500万单位井 冈霉素粉剂或水剂。④防治稻瘟病:用40%富士一号或20%三环唑进行防治。
4、交替使用化学农药,防止病虫产生抗药性。在控制药剂防治次数及用药量的前提下,选用无交互抗性、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轮换使用,可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上一篇: 空中甘薯是咋回事?
下一篇: 杏香兔耳风形态特征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