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出圃标准通常根据苗高、地径、高径比、根系发育状况、苗木重量、茎根比、病虫害和机械损伤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
苗高是指苗木从根颈到顶梢的高度。优良的苗木应具有一定的苗木高度,如果苗木高度达不到要求的标准,则属等外苗。但苗木生长细高,主干没有一定的粗度也属于生长不正常。
地径也称根径,是指苗木主干靠近地面处的根颈部直径。一般在苗龄和苗高相同的情况下,地径越粗的苗木质量越好,栽植成活率越高。生产上主要根据苗高和地径两个指标之比(即高径比)来进行苗木分级。在苗高相同的情况下,地径越大则高径比的数值越小,说明苗木粗壮。
苗木根系发育状况对栽植成活率和栽植后幼树生长有一定影响。适宜的主根长度因树种和苗龄而异,针叶树播种苗不应小于18-20厘米,阔叶树种播种苗不应小于20-25厘米为宜。侧、须根数量较多,根幅较大为苗木的根系发达的标志。所以,起苗时要保持一定的根长,根系不宜剪得太短。但主根过长栽植困难,容易造成根系卷曲、窝根打辫或根系露出地面,也影响栽植成活率和栽植后幼苗生长。
苗木重量包括苗木总重量、地上部分重量和根系的重量,通常以克来表示。苗木愈重,说明苗木组织充实,生育健壮,苗木体内贮藏的营养物质多,品质优良。
茎根比(冠根比) 是指苗木地上部与地下部重量之比。茎根比值的大小反映出地下部根系与地上部苗茎生长的均衡程度。在同一树种、同一苗龄的情况下,茎根比值小,表明苗木根系发育良好,根系多、粗壮,栽植后容易成活。 茎根比也因树种而异,根系发达的树种则苗木茎根比小。同一树种的茎根比随苗龄的增加而增大。同时,也受环境条件和育苗技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苗木密度过大或过度遮荫,由于光照不足而降低光合作用,使茎叶徒长,供给根系的有机养料减少;土壤通气不良,影响根的呼吸作用,根系生长减缓,都会造成茎根比增大。增施磷肥则有利于促进根系生长,因而茎根比值变小。此外,病虫害严重的苗木和根系及皮部受机械损伤的苗木一般属于等外苗,不能用于栽植。
总之,出圃的优良苗木具有一定高度,苗干粗壮通直,充分木质化而无徒长现象,根系发达,侧须根多,冠根比值小,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色泽正常,针叶树种还要具有发育正常的饱满顶芽。
上一篇: 肉羊早期断奶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下一篇: 晴天和阴天喷施农药的时间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