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档(价)牛肉生产技术要点:
(一)选择肉牛品种
一)选择体型较大的品种
每一个肉牛品种的育成都有不尽相同的环境条件、牛的种质基础差异极大,导致肉牛体型、生活力、适应能力等等的差别。我国肉牛大致可分为较大和较小两个体型。较大体型肉牛的标志是育肥结束体重达600千克以上者(纯种肉牛如秦川牛、晋南牛、鲁西牛、南阳牛、延边牛、郏县红牛、复州牛、渤海黑牛、草原红牛、新疆褐牛、三河牛、科尔沁牛;以上述品种为母本和引入纯种肉牛的杂交牛)。较大型肉牛品种才适合生产高档牛肉。
二)选择增重较快的品种
肉牛在育肥期内的增重速度,各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别,某育肥牛场同等育肥条件下总结的利木赞牛(♂)和鲁西牛(♀)杂交一代牛、西门塔尔牛(♂)和鲁西牛(♀)杂交一代牛、夏洛来牛(♂)和鲁西牛(♀)杂交一代牛、鲁西纯种牛4个牛品种牛育肥180天的增重结果,各品种间有较大的差别,杂交牛明显高于纯种牛。
三)选择牛肉肉品质优等的品种
有较多的因素影响育肥牛牛肉品质,例如育肥牛的性别、育肥牛的年龄、育肥牛品种、育肥时间、饲料质量、管理方法等。各品种牛的牛肉不仅肉块重量有差异,牛肉品质的差异更大,由于牛肉品质的差异,牛肉卖价也相差10~15%。根据牛肉市场销售量,商界对鲁西牛牛肉、晋南牛牛肉、秦川牛牛肉、南阳牛牛肉的需要量大,说明了以上品种牛的牛肉品质较好。
我国较大体型黄牛的高价肉块重量约为屠宰牛活重的2.9%,但是其产值占整头牛产值的20~23%,显示了饲养较大体重牛生产高档牛肉获得较高利润的优势。
四)选择饲养效益较好的品种
育肥牛品种间增重潜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每增重1千克体重的饲料用量也不尽相同,因此各品种牛育肥时的饲养效益差异较大。据作者的调查我国部分黄牛纯种阉公牛育肥效益(精饲料报酬(千克/千克活重))的排序为晋南牛5.45、秦川牛5.66、鲁西牛5.89、延边牛5.94、南阳牛5.98;公牛育肥时复州牛5.22、渤海黑牛5.31、郏县红牛5.88。我国黄牛育肥期日增重水平、饲料报酬不如国外肉用品种牛,也不如国外肉用品种牛和我国黄牛的杂交牛。
(二)把握肉牛年龄
一)把握增重较好的年龄阶段
在讨论育肥牛年龄和增重的关系时,首先要指明的是育肥牛处在生长期还是生长与沉积脂肪同时进行;
按照一般规律,育肥牛第1年的增重速度最快,第2年的增重速度不如第1年,第3年的增重速度不如第2年:(1)育肥牛处在生长期:育肥牛随年龄的增加而提高增重量,第2年的增重量为第1年的110%~115%;第3年的增重量为第2年的105%~108%;(2)生长与沉积脂肪同时进行:育肥牛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重量减少,第2年的增重量只有第1年的70%;第3年的增重量只有第2年的50%。
二)把握饲养效益较好的年龄阶段
育肥牛的饲养效益和育肥牛的增重有关,也和饲料利用效率有关,增重和饲料利用和牛的年龄有关。
一般情况:(1)育肥牛处在生长期:育肥牛第2年的增重效果比第1年好,因此育肥牛第2年的饲养效益比第1年高;第3年的饲养效益又比第2年高;(2)生长与沉积脂肪同时进行:育肥牛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重量减少,因此饲养效益第1年比第2年低;第3年的饲养效益又比第2年低。
三)把握肉牛饲养期
育肥牛的年龄和饲养期、生产目标有关。
1一般情况:(1)育肥牛处在生长期:生产高档(高价)牛肉时,饲养期较长;(2)生长与沉积脂肪同时进行,生产高档(高价)牛肉时,饲养期较长;(3)期望在短期内(如120~130天)既有较高的增重,又能获得高档(高价)牛肉可能性极小。
2非正常情况:(1)小年龄大体重牛:年龄虽小但体重较大体膘较肥的牛,育肥期的增重速度较慢,饲养期较长;体膘较瘦的牛,育肥期的增重速度较快,饲养期较短;(2)小年龄小体重牛:小年龄小体重牛如果存在补偿生长,育肥期的增重速度较快,此类牛适合高档牛肉生产;如果不存在补偿生长,育肥期的增重速度较慢,饲养期较长,此类牛不适合高档牛肉生产;(3)大年龄小体重牛:大年龄小体重牛存在或不存在补偿生长,此类牛不适合高档牛肉生产;(4)大年龄大体重牛:大年龄大体重牛,无论体膘较好或较差,此类牛不适合高档牛肉生产。
四)把握牛肉品质较好的年龄阶段
饲养育肥肉牛的经济效益与牛的年龄也有密切的关系,这首先由于牛的增重速度随牛年龄而变化,出生到18~24月龄是牛的生长高峰期;其次肉牛体内脂肪的沉积的最适宜期为14~24月龄;第三牛的年龄影响牛肉的品质,低品质的牛肉不会卖到较高的价格。
上一篇: 为什么要对葡萄园进行深翻改土?
下一篇: 夏秋玉米螟怎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