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芹菜菌核病如何辩别和防治。
大棚芹菜菌核病近几年来发生较重, 严重时成片绝收。
病害常先在叶部发生,形成暗绿色病斑,潮湿时表面生白色
菌丝层,后下蔓延,引起叶柄及茎发病。 病处初为褐色水渍
状,后形成软腐或全株溃烂,表面生浓密的白霉,最后形成鼠
粪状菌核
。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或混杂的种子中越冬,为次年
初侵染源。 第二年,当条件适合时病菌产生子囊孢子,借风、
雨等传播。 芹菜发病后,病菌菌丝在田间通过茎叶直接接触
进行再侵染
。 该病在低温潮湿环境条件下易流行,菌核萌发
的温度范围为
5~20℃,最适温度为 15℃,相对湿度在 85%以
上时
,有利于该病的发生与流行。
上一篇: 红花田间管理新技术?
下一篇: 怎样区分芦荟是食用的还是外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