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间作套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多层利用、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
福建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在间作套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多层利用、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稻田人工生物圈,将单纯以水稻为主体的稻田生物群体转变为稻、萍 、鱼三者并重的生物群体 ,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 ,多产商品鱼 ,明显提高了 稻田产值和农民收入。稻田人工生物圈关键在于田块、稻种 、萍种和鱼种的选择以及田间管理。田块应选择光照条件好、光源充足、排灌方便、土层较深厚、肥力中等的田块;水稻品种应选择分蘖力强、
丰产性能好 、耐肥抗倒 、抗病虫 、耐淹、叶片直立、株型紧凑 的水稻良种;红萍在稻田人工生物圈中起着重要的食物链作用,适宜的 萍种有细绿萍、卡州萍、小叶萍 、本地萍、榕萍1号或回交萍3号;鱼种的选择以草食和杂食为主,同时也要考虑混养时各鱼种之间的合理关系。适宜的鱼种有草鱼、尼罗罗非鱼、鲤鱼 、淡水白鳍、革胡子鳃等。
在间作套种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多层利用、种养结合的立体农业模式—稻田人工生物圈。
上一篇: 微生态制剂和水产养殖的关系?
下一篇: 射干田间如何中耕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