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母羊胎衣不下可采取以下措施:病羊分娩后不超过24小时的,可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注射液、催产素注射液或麦角碱注射液0.8~1毫升。用药后72小时不奏效的,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先保定好病羊,用消毒液洗净外阴部和胎衣,再用鞣酸酒精溶液冲洗、消毒术者手臂,并涂上消毒软膏,以免将病原菌带入子宫。术者一只手握住病羊阴门外的胎衣,稍向外牵拉,另一只手沿胎衣表面伸入子宫,可用食指和中指夹住胎盘周围绒毛,以拇指剥离开母子胎盘相互结合的周围边缘,剥离半周后,手向手背侧翻转以扭转绒毛膜,使其从小窦中拔出,与母体胎盘分离。子宫角尖端难以剥离,常借子宫角的反射收缩而上升后再剥离。最后在子宫内灌注抗生素或防腐消毒药液,如用土霉素2克溶于100毫升生理盐水中,注入子宫腔内;或注入0.2%普鲁卡因溶液30~50毫升。
如果胎衣长久滞留,往往会发生严重的产后败血症。特征是母羊体温升高,食欲消失,反刍停止;脉搏细而快,呼吸快而浅;皮肤冰冷(尤其是耳朵、乳房和角根处);从阴门流出污褐色恶臭液体。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及早进行以下治疗:(1)肌肉注射抗生素:青霉素40万单位,每6~8小时1次;链霉素1克,每12小时1次。(2)静脉注射四环素:将四环素50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毫升中注射,每天2次。(3)用1%冷食盐水冲洗子宫,排出盐水后给子宫注入青霉素40万单位及链霉素1克,每天1次,直至痊愈。(4)10%~25%葡萄糖注射液300毫升、40%乌洛托品1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1~2次,直至痊愈。(5)对症治疗,如给予健胃剂、缓泻剂、强心剂等。
预防母羊胎衣不下要做好以下工作:(1)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注意日粮中钙、磷、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补充,增加光照,产前5天内不要过多饲喂精饲料。(2)舍饲母羊要适当增加运动,积极做好布氏杆菌病的防治工作。(3)保持圈舍和产房清洁卫生,临产前后对母羊阴门及周围进行消毒;分娩时保持环境清洁和安静,分娩后让母羊舔干羔羊身上的液体,尽早让羔羊吃奶或人工挤奶,以防止和减少胎衣不下发生
上一篇: 脱毒甘薯为什么还会再退化?
下一篇: 小麦矮缩病的发病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