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来自《渔业致富指南》2006年11期刘俊玲《池塘青鱼与欧洲丁桂鱼苗种混合培育技术探索》:
欧洲丁桂鱼因其有对环境适应范围广,对疾病的抵抗力强,是典型的杂食性等优良特点,成为近两年的养殖热点,其苗种价格也居高不下。为了解决生产养殖中的苗种来源,降低鱼种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者于2004年6月一2005年3月根据本地区实际,结合欧洲丁桂鱼的特性,采用欧洲丁桂鱼与四大家鱼之一的青鱼进行苗种混合培育,探索出一条鱼种培育新模式,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培育池塘选择在市郊农工商公司洛维园艺场,池塘面积为2000m'²,水深在1.2m-1.5m,池底平坦。池塘所在处光照充足,交通方便,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水源的水质优良,无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要求。
2、放养前准备
放苗前20d,先将池塘水放干,把池底过多的淤泥清除出塘外,每667m²用生石灰100kg,进行化浆全池拨洒,彻底消毒。消毒后攀晒两个星期至池底干裂,晒塘期间同时修整塌方、渗漏的塘埂和进排水闸。在池底施上一层腐熟的粪肥作基肥,用量以洒遍池底大部分为宜,用量为每667m²施肥300kg。然后注水80cm-100cm,注水时在进水口安装密网过波进水。注水后每667m²施放绿肥200kg.培育水质。放苗前一天,将少数鱼苗放人池塘中试水,观察24h,确定池塘水毒性消失后即可放苗。
3、鱼苗来源与放养
2003年6月20日购进本地培育的青鱼苗和欧洲丁桂鱼苗。投放青鱼苗6000尾,规格为6cm-7cm;欧洲丁桂鱼苗6500尾,规格为5cm-6cmo 6月28日搭配放养7cm-Scm的编鱼种600尾和维鱼种1400尾。投放的鱼苗均体质健壮,体表完整无伤,无病无寄生虫,逆水性好。鱼苗下塘前用3%~4%的食盐水浸浴8~一lOmin
消毒,操作要轻巧,避免鱼苗受到机械损伤。
4、饵料投喂
根据青鱼及欧洲丁桂鱼食性特点,鱼苗下塘2d-3d后,先用豆渣或粉碎的花生数泼洒在食场的四周和放在食场上引诱鱼种摄食,等鱼种正常摄食后,每天投喂一到两次豆渣或粉碎的人工配合饲料,随着鱼种的生长,可驯食人工顺粒饲料。饲料的粒径的大小应略小于鱼苗的口径,养殖前期可用粉料或徽径膨化浮性料,养殖后期可改用刁明凌径沉料。颖粒饲料粗蛋白含t要求34%-360/a,日投饲量约占鱼体重的5%-8%,也可适当投喂飘沙或小浮萍及螺肉。每夭投饲两次,早晚各一次。饲料投喂应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四定”。
5、鱼塘管理
每天坚持早晚进行巡塘,做到“四看”,摘好水质管理。.每隔15d-20d加注新水一次,尽量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换水时先排后灌,每次换水20cm左右,保持水质“肥、活、橄、爽”。养殖期间要保持水位在1.Om-1.2m之间,到了养殖后期,尤其是越冬期间,水温较低,应尽量使水位保持在1.2m-1.5m以上。另外,根据青鱼和欧洲丁桂鱼的特性.在水面适量栽种一些水草、水葫芦、水花生等,可起到净化水质、改善环境的作用。除投喂人工饲料外,还要每15d-20d遭肥一次,一般667m²施放粪肥150kg或绿肥100kg,以保持池塘水体有一定量的浮游生物。
6、病害防治
青鱼和欧洲丁桂鱼的鱼病防治主要以预防为主,在整个养草期间鱼病较少。预防方法:①合理控制放养密度;②定期添注新水;③定期消毒水体,防治细亩性鱼病,一般每15d-20d,每667m²放生石灰20kg-30kg,或二氧化氯200g,或强氯精133g全池泼洒。
上一篇: 苹果树谢花后至幼果期施肥要点是什么?
下一篇: 池塘养殖鱼病的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