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养殖技术 > 家禽养殖 > 其他家禽 > 种猪如何驱虫 其他家禽

种猪如何驱虫

更新日期: 来源: 网络

种猪的驱虫首先要搞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再采取相应措施。

猪厂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毛首线虫(虫鞭),食道口线虫(结节虫),球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疥螨,弓形虫。
寄生虫主要通过大猪排出虫卵感染其它大猪或小猪,所以猪厂种公猪,猪母猪和后备公母猪的驱虫就是源头控制重点。 保育猪早期感染不是很严重。严重的鞭虫感染会引起血痢。食道口线虫引起肠道的结节。球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能引起小猪的腹泻。疥螨是皮肤病,螨虫在皮内打洞。弓形虫感染与猫有关,磺胺药有效。
药物介绍:
1.敌百虫: 怀孕母猪不能用。
2.左旋咪唑:对毛首线虫效果不稳定。能提高免疫力。
3.丙硫咪唑;有致畸作用, 不能大剂量连续使用。
4.伊维菌素等:对毛首线虫有部份驱虫效果。 伊维菌素混饲,要连用7天。
5.复合驱虫药:伊维菌素与 丙硫咪唑的混合使用。
6.羟嘧啶:为驱除毛首线虫的特效药。
驱虫方案:
种猪(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种公猪)一年四次驱虫,每3个月驱一次。当然一年四次做了一断时间,经检查感染不严重了,也可变为一年二次。检查发现感染严重又必须加强。种母猪产前15天可安排一次驱虫。后备种猪转入种猪舍前15天可安排一次驱虫。保育后期或生长期安排驱虫一次。引进猪并群前10天驱虫一次。肉猪中大猪阶段不用驱虫。
一次驱虫投药几天?:可参照药品使用说明书, 没有特别说明,投药一次即可。当然象疥螨等病情严重时要多次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