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每亩产量是每亩穗数、平均每穗粒数、平均粒重三者的乘积,增加其中任何一项,其他二项不变时都会提高产量。每穗 粒数与粒重受环境条件和综合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有的条件人 们难以操纵。 而每亩的穗数则主要决定于种植的密度和留苗的棵数,人们容易控制、操作。所以,通过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比通过 栽培措施来增加穗粒数和粒重更容易实现高产稳产。 玉米的亩(667平方米)产量通常可以用下式表示:亩产量=亩穗数X穗粒数X粒重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亩穗数、穗粒数和粒重这构成玉米产量的三大要素中,在其他2项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或提高其中任 何一项,其产量都会提禽。 但是,构成玉米总产量主要是群体产量,而群体产量是由个体组成的,在单位面积上,穗数、穗粒数 和粒重之间存在着矛盾。 当种植较稀时,穗粒数和粒重提高,但 收获穗数减少,当穗粒数和粒重的增加不能弥补收获穗数减少而引起的减产时,亩产量就会降低;如果种植密度过高,由于水 分、养分、光照、通风透光等条件的限制,玉米个体生长发育就 会不良,不但穗小、粒少、粒小,品质下降,而且空秆率也会明显增加。 当由于穗数的增加所引起的增产数量小于少粒、小粒和 品质下降所造成的减产数量时,同样也会造成玉米减产。因此, 在玉米生产中必须注意合理密植。合理密度就是亩穗数、穗粒数与粒重相互协调、组成最高产量时的密度。
上一篇: 液化石油气在使用中容易造成那些危害?
下一篇: 羊食毛癖的防治方法有哪些?